堂堂八尺男儿,怎么眼泪说掉就掉,他们家小公子都没这么能哭。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客室里只剩下原焕荀荀攸三人,外人走了,说话就可以没那么多顾忌。
原焕将手放在腿上,眸光温柔看向他的两位智囊,“乌程侯此人,文若和公达怎么看?”
“乌程侯此人,乃当世之英豪。”荀虽然没有亲眼见识关中联盟,但是只看各方行军作战,十八路诸侯之中,只有孙文台和曹孟德两人可以称道,“自董卓称乱,四方倡义而起者非一,然十八路诸侯皆负恃其众,因之以自封殖,卒无一人婴其锋者,独乌程侯一战而败之,遂使西走,之后于洛阳旧都修复园陵,祗祀庙社,此其忠义奋发,岂他人可同日语哉?”
荀攸点点头,和他们家叔父所见略同,“董卓盗国柄,天下共兴义兵讨之,惟乌程侯全力以赴,可谓大义。”
“若请乌程侯率兵协助兖州抵御黑山贼,乌程侯可会答应?”原焕的语气依旧淡定,只是目光在荀身上多留了一会儿。
荀文若是个极好的帮手,品行才干皆是上上乘,但是唯有一点令他一直放心不下,他怕这人对汉室看的太重,将来走上史书上的老路。
曹操在关东联盟讨董的时候一心想做大汉忠臣,和荀可谓是契合的不能再契合,他们两人想要匡扶天下,平定叛乱,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他和曹操不一样,他从最开始就没想把自己奋斗出来的成果拱手让人。
如果荀的志向中百姓安居乐业所天下再无兵燹之灾占比例更大,他有把握让这人和他一条路走到黑,如果保护汉室正统占的比例更大,那将来可就麻烦了。
说真的,他对荀氏叔侄俩都满意的不能再满意,荀攸还好些,怕就怕荀因为这事儿和他闹翻。
好不容易找到这么好的内政大才,说什么也不能让事情发展到那种地步。
“以乌程侯之忠义,十有bā • jiǔ愿意出兵,若主公愿意提供粮草,敢断言,乌程侯绝对不会拒绝。”荀察觉到落在身上的目光,抬头眨眨眼,有些疑惑,“主公?”
原焕笑笑,“无事,只是听文若对乌程侯评价颇高,有些惊讶。”
荀不疑有他,略有些无奈的回道,“乌程侯作战骁勇,奈何关东联盟内部勾心斗角,令他不得不半途而废,再怎么骁勇也是白费,怎及主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足不出户便除掉董卓,还关中百姓一片安宁。”
他只是夸了乌程侯两句,莫不是这样就吃味了吧?
荀笑意更甚,心道他可不怎么会夸人,主公在外人面前稳重得体,没想到私底下还有挺多小脾气,难怪每次和公达谈论,说到最后都是顾左右而言他,原来是要他自己来发现。
可不得他自己来发现吗。
关东联盟十八路诸侯讨董失败未果,主公神不知鬼不觉的便令董卓人头落地,想来乌程侯对主公亦是非常推崇。
袁术割据淮南,经常在粮饷方面克扣乌程侯麾下兵马,只要主公提出粮草管够,能让将领在外专心打仗没有后顾之忧,没有哪个武将能拒绝这个条件。
主公已是天下少有之大才,莫要在这种小事上吃味了。
“既然如此,那就劳烦文若执笔,写信送至乌程侯处。”原焕被他这纵容的目光看的有些莫名其妙,挥挥衣袖站起身来,“顺便传信给奉先,让他今晚务必回府。”
江东猛虎出山会带着一溜儿小老虎,再苦不能苦孩子,乌程侯还是好好活着给家里的小老虎们遮风挡雨吧。
话说回来,小霸王孙策如今几岁了来着?
第22章流离不平
*
兖州,东郡,刚刚劫掠过村镇的黑山贼呼啸而去,已经习惯烧杀抢掠的贼众完全忘了他们以前也是安分守己的农民,火把扔到后面的茅草屋上,刺耳的笑声传的老远。
村子里的男人尽数惨死于刀下,幸存的妇孺老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从尸体堆里爬出来,看着被烧成废墟的田宅神情麻木。
同样的场面,几乎日日都在发生。
东郡官署,曹操坐在书房里看着舆图,红着眼睛只恨自己为何如此无能。
在关东联军讨董的过程中,他吃了败仗被人嗤笑,后来重新募兵屯兵到河内,不想参与关东联军内部的勾心斗角,那些人是打是跑和他没关系,即便联军分崩离析成为一盘散沙,他也要在河内继续抗击董卓。
然而不等他打起精神追着董卓死磕,那老贼就死在了别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