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作为援兵来到青州,原本各中善后的事情就不该让他们做,所以没带那么多杂兵,来的都是能打仗的精兵。
现在孔融知道出了问题,他们看似白出力吃大亏,转过弯儿来就会发现,就算孔融的信被调换了,他们家主公也完全没有任何损失。
名声是个好东西,这中好东西当然是越多越好。
他们家主公仁义爱民,对远在青州的求助都能派出精兵,事情传出去之后,不管是各地官员还是寻常百姓,都只会觉得他们家主公是好人。
至于孔北海,呵呵。
孙策还震惊着竟然有人敢打他的主意,这会儿正拉着太史慈说他当年在寿春的壮举,整个寿春城,不、整个江淮,没有人不知道他孙伯符的名声。
他可是凭名声就能让公瑾主动去找的人,公瑾是谁不用他说大家也知道,由此就能看出他绝对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二愣子,他爹猛,他比他爹还要猛。
这些贼傻不愣登的撞到他手上,这下可好,栽了吧。
活该!
少年人英姿勃发,叉着腰扛着枪滔滔不绝的说着,太史慈揉揉耳朵,想让他闭嘴又不好意思开口,只能耐着性子任他叭叭叭说个不停。
这也太能说了。
张辽同样是个话痨,不觉得话多是什么毛病,以前府上没有孙家这虎崽子,只他自己很是寂寞,自从来了孙伯符,就再也没缺过说话的人。
现在张辽身为主将,不能和以前一样畅所欲言,太史慈初来乍到,和他们都不算熟悉,只觉得孙伯符一个人话太多,几次三番试图向张辽求助,却几次都被那人无视了过去。
难道张文远也深受其害?
太史慈想不明白,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临近傍晚,天色昏暗,山谷里的山贼尸体吸引了不少乌鸦,黑色的死亡之鸟在半空中盘旋,哀啼声让凉意从脚底板往上冒。
前去平原国报信的士兵终于回来,他要是再不回来,张辽就要派人继续往前走了,就算是安营扎寨,也不能在这中地方安营扎寨。
随传信兵一起来的还有一队十几个人,孙策以前听他爹说过关东联盟的事情,看到策马在前的三兄弟立刻认出了他们的身份,“文远文远,是刘玄德和他的两位结义兄弟,他们竟然亲自来了。”
“这有什么,咱们主公是什么身份,他要是不亲自前来才有问题。”张辽切了一声,站起身让士兵们打起精神。
关东联盟讨伐董卓的时候他还是董卓麾下的兵,十八路诸侯听上去声势浩大,但是在董卓那里也分三六九等,除了袁绍袁术再加一个乌程侯,其他的在他眼里都是小喽,用来凑数用的。
这刘玄德虽然在联盟之中,但是连一路诸侯都算不上,就算现在是平原相,和他们家主公相比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他对刘关张三兄弟略有耳闻,但也只是听听而已,不过他们家主公说了此三人不可小觑,他也不会上赶着说这几个人不好。
能让他们家主公记住的人肯定不是什么简单人物,连乌程侯也能说上几句,那就更得有几分不凡,就让他看看这兄弟三人究竟有何能耐。
军队收到命令立刻动起来,传信兵将刘备等人带到张辽面前很快归队,孙策和太史慈站在旁边,不着痕迹的打量过来的这几个人。
刘备翻身下马,看到这些精神饱满的年轻将领眼睛一亮,三步并做两步上前,“久闻文远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青州受黄巾贼侵扰已久,诸位将军为青州百姓除掉大害,备代百姓谢过将军。”
都说刘备乐善好施,不管是手下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能和他同席而坐,从不因为别人的身份不如他而高高在上,所以治下百姓很拥护他。
现在看来,传闻还是有点用处的。
孙策看着那身高七尺多的平原相下马直接拉住张文远的手道谢,嘴角抽搐不自觉的后退了两步,这人的确没有高高在上,甚至还有点热情的过了火。
张辽也没想到这人上来就那么热情,连忙客气周旋,“玄德公说笑,我等受主公之命解北海之围,回来时遇到山匪作乱,这才传信于玄德公,若说德政爱民,天下还数玄德公。”
抽!怎么还抽不出来?!
张辽脸色微僵,想起来眼前这人的官职是屡建战功才升上来的,只能任由这人抓着。
算了算了,刘玄德如此热情,他也不好做的太明显,万一让这人以为他在嫌弃他,那多没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