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加学生在考试期间的蔬菜摄入量,谢时还给方便面搭配了超大份的脱水蔬菜包。值得一提的是,谢时家的番茄田收获的番茄在这一次派上了大用场,谢时模仿海底捞的番茄底料做了一款方便面酱料,竟然成了最受欢迎的方便面口味。
于是还没等谢时烦恼怎么将自己番茄卖出去呢,食堂已经承包了他家田里出产的所有番茄了。
万事俱备,自热锅的锅却是个问题,没有塑料也没有铝,金属制品又太贵了,谢时想来想去,用薄壁的陶瓷小锅作为自热锅试验了一下,陶瓷的导热性自然比不过金属制品,但是谢时观察了一下,只要稍稍延长加热的时间就可以弥补这个缺点。
用陶瓷做自热载体还有两个优点,陶瓷耐高温还便宜,差点的十文钱就可以买到,托前朝制瓷业发达的福,现在就连叫花子要饭都能拿个瓷碗。
为了让那些考生了解到自热锅的具体用法,谢时翌日还在食堂开辟了一个示范台,让一个帮厨负责一日三餐定时定点专门向学子们演示吃法,还特意再三叮嘱生石灰加热包的安全问题。应届考生有没有学会不知道,其他不参加今年秋闱的学子倒是被自热米饭和方便面的香味馋得直流口水。
于是,等食堂出售“秋闱应考食品大礼包”的时候,岑羽无语地发现,不仅需要参加科考的甲级学子下订单,就连不用参加考试的低年级学生也混入其中购买。
岑羽:完蛋了,我们书院不会培养的全是吃货吧?
怀着这样的深深担忧,岑堂长和邱斋长护送甲级参加秋闱的学子们到达州府的贡院,便开始了为期九天的等待。
第一场第一日,贡院内,入场后,一众考生们皆默默适应环境,有的口中还在默背经文,显然是临时抱佛脚,有的则开始闭目养神,养精蓄锐等待明日的开考,直到饭点时分,考生们才陆陆续续停下,打开自己带进来的食盒准备填饱肚子。
第一日,贡院考场内并无发生什么稀奇事,大家吃的都是今日带进来的新鲜吃食,香味都不错,在所有人都吃得好的情况下,东沧书院的考生伙食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直到第二日清晨,在其余所有人都只能开始吃冷食或是馒头炊饼的时候,一股股浓香飘散在贡院中,便显得格外突出了。
林翰采是东沧书院今年秋闱下场的学子之一,一大早试卷便发了下来,他没有立即查看卷子,而是从考篮里取出一个双层小瓷锅,又翻了翻,精心选了一包番茄口味的方便面,从带来的其中一个罐子里舀了一勺酱料,将这些酱料和面饼、脱水蔬菜一起放在小瓷锅的上层。
最后他在下层放入一包用布袋装着的生石灰,小心地加入贡院发的凉水,顷刻间水蒸气便冒了出来,林翰采心满意足地盖上盖子,这才开始看试题。
第一场试题的内容分别是三道四书题、一首五言八韵诗和四首经义,今年出的经义题并不偏门,倒是诗的题目竟然是冷门的咏食物,要知道往年都是四季、花卉等题材。
对于寻常学子来说的偏门题目,却是让林翰采眼前一亮,他火速在稿纸上誊下自己上个月在书院写的一首赞美书院冰饮的五言诗。此时,自热锅加热的动静已经慢慢变小,林翰采知道这是方便面已经煮熟了的征兆。他小心翼翼地将卷子和答题纸等挪到最远处,以防沾污,才打开小瓷锅。
一打开锅盖,一股令人舌根生津的酸意和浓香交融,逸散出来,自热锅中的面饼已经彻底煮软了,林翰采用筷子搅了搅,心满意足地开始享受今日的朝食。和他一样得以享受美味朝食的有不少,但都是东沧书院的考生。
跟东沧书院同一贡院考试的其他书生便遭了殃,任谁嘴里嚼着索然无味的馒头饼子顶好的蘸点肉酱或是啃的是天香楼的糕点,周围却充斥着令人口水直流的美味,都会忍不住被转移注意力的吧。很多号房里的考生心下嘀咕,这是哪家考生带进来的热食,到现在都没坏?
不少被这股香味吸引了心神的学子猛嗅了一口空气中的味道,原想闻闻这香味是哪个号房里传出来的,但是令人崩溃的,越是留神去闻,便越忍不住怀疑只有自己吃的最差。
来自四面八方的号房好似都飘来了不同的香味,东边隔壁的号房吃的是香喷喷的卤肉,西边的号房,吃的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酸酸的还挺开胃,南边的号房好像吃的是海鲜,对面的考生竟然在吃小鸡炖蘑菇!
置身其中,不少考生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来到了酒楼食肆,而不是正在贡院里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