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8章(1 / 1)

王显铭:“身蒙盛宠,就是卓家人的福祉。卓少伊和卓侍读做下的这一桩桩恶事,不正是因为陛下对的宠爱,这才令他们有恃无恐吗?”

作为兵部尚书,不方便弹劾的关明辉站了出来,跪下:“陛下,臣惶恐。陛下厚爱,臣自入内阁之后日日不敢大意,不说兢兢业业,但也是谨小慎微,生怕辜负陛下厚爱。可今日听王郎中所言,陛下命臣入内阁却是因德贵受陛下恩宠所致。臣惭愧啊……”说到这里,关明辉抬头,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求,“陛下!臣资质鲁钝!臣请陛下收回臣入内阁之命!”

说完,就是梆梆梆三个响头。

第133章挂起来的绣图

王显铭傻眼了,这不是大家都在弹劾卓家(顺)吗?关尚书这是什么意思?关明辉磕完头,皇贵的两个兄长出来了,跪下就哭。

“陛下!臣不才!臣自请陛下贬了臣的官职!”

明的父亲出来了,哭,请陛下革他的职。他儿子也受帝宠啊。他当这个官也是名不正也不顺啊!

又一人出列:“臣万死!请陛下允臣致仕回乡!”

王显铭看到此人,一个趔趄差点没站稳。这人名叫万保山,是大理寺的一名副署正,不过是个从六品的官员。以他的身份,只有在这种大朝会的时候才能见到皇帝,是没有资格前往奉天殿议事的。可是请看此人的姓氏,“万”!

万保山,太后万氏的亲侄子!永安帝的亲表弟!是太后最小的弟弟的长子,年初刚被永安帝从蜀中调入京中。万保山当年科举中了二甲第一,按规矩应该进翰林院。但就因为他是太后的侄子,永安帝出于各种考虑,没有把他留在京城,后来吏部把他安排到了蜀中的一个县做县令。这一做就是三年。万保山在蜀中做县令的政绩不错,在永安帝决定用万家人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万保山。不过在万保山进京前,永安帝也派人跟他言明,他进京后见不到太后,也不要想着借着太后的身份平步青云。

万保山是万家的希望。被明宗皇帝打压的万家,如今有了机会让家中子弟进京当官,万保山身上担负的责任重大。万保山入京,不是没有官员反对,但永安帝力排众议,也明说了他看重的是万保山的能力,而非他和太后的关系。加上万保山入京后,永安帝也没有对他特别照顾,朝臣们对此也就默许了。但不管怎么说,万保山与太后的血脉联系是断不掉的。

如今,肩负着万家希望的万保山却要求致仕,意思不言而喻。他是太后的亲外甥,虽然太后没有照顾他,甚至他出生后都没有见过自己的这位姑姑,可按照王显铭的意思,他能从蜀中直接调任京中做官,也是名不正言不顺!万保山一开始或许不明白吴绍王、献逸王为什么突然弹劾卓家人,别说满朝,就是整个京城谁不知道当今陛下宠爱翔福宫的顺。但在关明辉跪下后,万保山明白了这其中的深意,所以他就跪下了。

万保山这一跪,王显铭慌了:“陛下!臣绝无此意!臣……”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了。永安帝带着明显的龙怒开口:“开口顺!闭口顺!朕来问你!顺自入宫以来,给卓家谋了何利?!让你在此信口开河诋毁他!”

王显铭吓傻了,忙磕头:“陛下!臣绝无诋毁之意,臣只是……”

“住口!朕不想听你辩解!”

跟随永安帝一起回京的隋国公林燮山站了出来:“陛下,卓逸致与卓文泰纵容家人行凶,纵容家人诋毁顺清誉,实属罪该万死!王显铭身为朝官,肆意中伤顺,干涉陛下后宫之事,更是罪该万死!此三人,应严惩!”

谁也没想到林燮山会趟这滩“浑水”。卓逸致、卓文泰和王显铭高呼冤枉。米万钟出列,道:“陛下,卓逸致和卓文泰罪不可恕,王显铭身为吏部郎中,自不能放任他二人恶行。只是臣以为,国公说王显铭肆意中伤顺却是言重了。那赖琮瑾说出那样的话,难免会令人想到的身上。臣等自然清楚虽深受陛下宠爱,却从未给卓家某过任何私利。王显铭只是言辞不当,但臣相信他绝无对不敬之意,还请陛下饶过他这一次。”

吏部天官出面了,吏部的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一个出列为王显铭求情。林燮山却道:“米尚书此言差矣。无论是两位王爷,还是陈都御史所奏皆仅指卓逸致与卓文泰之恶。可王显铭的意思却是他二人纵容家人作恶皆是因陛下宠爱顺。这不是诋毁是什么?!米尚书一句言辞不当就可揭过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