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能行,竟然这样就能做出冰来!可真神奇!”
溱王也不过是个十七、八岁的半大少年,褪去皇子光环,也有着少年人的好奇心。
围观的其他下属也惊叹连连。
“炎炎夏日都能制出冰来,实在是神奇!”
“以后都不用冬日窖冰了,用的时候再做就行。”
“要是早知道这方法,咱们也不用挨了贵人那许多骂!”
……
溱王也是啧啧称奇,围着刚制的冰,怎么看都觉得十分神奇。
“啧啧,小侯爷知道这个办法,就应该早些拿出来才是,也省的我今年受了许多炎热之苦。”
晏卿因为琉璃方子一事,已经出尽了风头,这时候自然不能再把这事往自己身上揽,因此故作茫然道,“下官府上又不缺冰,哪里想起了这个?”
溱王:“……”
溱王哭笑不得,这小侯爷在气人一事上果然十分擅长。
当天,晏卿用芒硝制冰一事就传到了文帝耳朵里,连同他跟溱王说的那句府上不缺冰也原封不动的被人转述给他。
文帝同样惊奇了一下,“竟然能用芒硝制冰。”本来是想为难他一下,没想到还真被他将功赎罪了。
这小子顽劣归顽劣,但还真有几分运道。
然后文帝又冷哼了一声,“傻人有傻福!”
晏卿还不知道文帝给了他这么个评价,他随着溱王去淳王府上赔罪,淳王态度十分和善,也没要晏卿的赔礼,看起来似乎是将这事翻篇了。
不过晏卿到底不敢大意,心里时刻警惕着这个人。皇家中人的心思,那都是开了十窍的,等闲人不是他们的对手。
接下来这段时间,晏卿十分老实的日日去工部报道,制冰一事有下属负责,他还是什么都不用干。但再是清闲,他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溜号。
生怕文帝再揪他的小辫子。
与此同时,晏卿撒出去的种子,终于开始发芽了!有人做出了琉璃!
最先做出琉璃的,是显国公府的二老爷,这位年轻时也挺荒唐,名声跟现在的晏卿也差不多了。
他文不成,武不就,于仕途也没什么兴趣,但在商道上却显露了几分天赋。因此接管了家中产业。
晏卿当初要卖琉璃方子的时候,他一眼看出了这其中的巨大商机。提出把方子单卖给他,无论多少钱他都出。
只不过当时卖方子的事已经传的人尽皆知,其中不乏跟他一样心思的人,再加上晏卿没那个意思,这件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但二老爷显然是个有谋算的,他打算率先制出琉璃,第一个抢占市场。因此让自家的瓷窑厂,日夜研究,现在终于烧出了成品的琉璃。
此时正在春风楼办鉴赏会,不少人都在看热闹。
晏卿跟溱王也去了——他们俩个年纪相仿,志趣相投,在工部又时常碰面,便渐渐成了朋友。
一见他们过来了,杨二爷十分高兴,跟溱王见了礼后,便拉着晏卿往里走,“小侯爷来看看,我这琉璃还差些什么?琉璃这一行的行家非小侯爷莫属,若能得小侯爷指点几句,我这琉璃也是有了大造化了。”
晏卿连说不敢当,“我哪里称的上是什么行家,先前都没做出来成品,这才把方子给卖了。”
说话间,晏卿已经被他拉到了正中央的桌子旁,桌子上面放着几样琉璃制品。其中有两个玉净瓶,和晏卿之前在淘宝上买来的造型一样,只不过纯净度不够,没晏卿的那个看着清透。另有两个圆盏,和一个盘子。
从左到右,五件东西,一件比一件更加通透,杂质逐渐减少。直到最后一个,几乎都看不到杂质了。与现代的玻璃相比,也不差什么了。可以看出来,杨二老爷是下了功夫研究的。
晏卿点头赞道,“二爷是花了心思的,这几件琉璃一件比一件通透,看来二爷已经摸清这其中门道了。”
“哈哈,连你都说好,那我就放心了!”杨二爷爽朗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