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泰平嘴唇抖了抖,“翻十倍多?每批出一万五千斤以上?这一个月可就有将近五万斤了,你们疯了吗?”
“如果一下子出这么多,我们都来不及运给你们。”
产量太高的话,运输确实就成了大问题。
之前每十天送一千五百斤左右,就是一边用平板车装送,一边还用人力两筐两筐地挑过去,半天内就能给送到供销社。
但若是这个量一下子翻了十倍,他们就算能花两三天时间送到红茵镇供销社,可红茵镇供销社收到了,还得转送到其他城镇去,菇子在运输过程中一直是堆积着的,八成会被捂烂掉。
“可我们为什么总是要一起出货啊?”席宝又弱弱地提问。
席泰平愣了一下,他的才智更多点在了农学、化学跟人情关系上,一时没想到席宝指得是什么意思。
倒是肖劳眼睛亮了一下。
席宝看两个大人都不介意她这个小屁孩插话,干脆就照着境灵刚从空间里找出来的相关资料,把未来是生产理念灌输给爸爸他们。
“菇子什么时候成熟,取决于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如果虎爷爷是要十倍产量,而我们刚好是十天出一批次,假设最终目标产值是10X,那——”
“今天加产1X,明天也是1X,之后每天加1X。而不同日期投入的,都要相隔十天才生长出来,最后就会变成……”
“每天都能出货1X,十天就是一个大周期,总产量变成了10X,对吗?”肖劳接过了话。
席宝点点头。
“你家的人还真的是……”肖劳有些感叹,“她这么小就有这样的聪明,以后恐怕不会比你差什么。”
闺女被夸了,席泰平骄傲地挺直了胸膛,连增产涉及到的很多烦心事都甩到脑后了。
“我只是”,席宝说自己并不是那样的,可她又不能说这是境灵给她找出来的资料、是境灵给她分析的,她只能默默背了这个“聪慧”的锅,“算了,你们开心就好。”
肖劳又夸了席宝好几句,才重新把话题带回到蘑菇这上头来。
“泰平,我知道这个事业是你主持着弄出来的,这次拉上小包村、还有利用一下城里安排的知青给菇子增产的事,还是要拜托你来周旋了。”
“虎叔跟我还说什么‘拜托’?”席泰平勉强笑笑,“喜宝的话给了我一点灵感,但是我需要一点时间捋捋,要做一个计划书才能完全搞清楚。虎叔给我一点时间,不管是控制菇子出货日期、还是教更多人学会这个技术,都是需要时间来梳理的。”
“好,你慢慢来,我十天后再带点小玩意给你家喜宝玩。”说是带东西给席宝,其实还是要来催的意思,日期都说了是十天。
席泰平心累地叹了口气,摆摆手,“我现在不想看见虎叔你了。”
肖劳哈哈笑着,“那我先走了,找你爷爷还有别的事呢。”
把这人送走,席泰平就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瘫倒在地道一侧的休息长椅上。
席宝知道这件事刚起步时,一定会很劳累,她想尽量帮爸爸减轻一些压力。
又让境灵帮忙,给她找了些有用的东西出来。
“爸爸,控制菇子生长、出货期,这个列个时间表,把不同日期的菇子算是一个生产线,每生产线有个直接负责人,你就能把事情给分摊下去了。”
“生产线?”席泰平看化学资料时,倒是看到过这种说法,“虽然跟工厂那种生产线有区别,但本质上好像也差不多?”
工厂上分一二三生产线,主要是因为生产机器分一二三套,相互是dú • lì的。另外,不同机器的开启、生产、护理,都是分开来。
有些厂子项目多,不同生产线生产的东西还不一样呢。
席宝建议爸爸把蘑菇生产也看作生产线,那么,假使每个月都是三十天,蘑菇是十天一个生产期循环,某一号出货就是一号生产线,某二号出货就是二号生产线,某十号出货就是十号生产线。
不同生产线要分离开来,由不同的负责人管理,这样就相当于只是多了许多个一样的种植地,不过是投产跟出货的时间错开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