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把那荷包顶部的系绳抽开,薄薄的几张纸,展开一看,竟是银票。
姜锦鱼忙合上荷包,“娘,您这也……您还是收回去吧,俩个小的哪里用的是这么些银子呢。”
不是她非要和娘家人客气,只是毕竟是出嫁女了,再收娘家的银子,怎么都说不过去。她自己这一关过不去不说,家里嫂子只怕也要心里不舒服的。
何氏倒是大方,摆手道,“又不是给你的,是给我外孙子的。我跟你爹做外祖母外祖父的,给这么点东西算什么?再说了,你出嫁我也没补贴你什么,反倒是女婿总是惦记着岳家,没少送东西来,我焉能只进不出?”
姜锦鱼拗不过娘,只好替儿子们收下,饶是如此,也是收的不安心。
何氏见女儿这样子,忍不住道,“你是怕你嫂子心里不舒坦,私底下有什么想法是吧?”
姜锦鱼被说穿心思,面上也有点红,其实银子真的算不得什么,就像娘说的,家里不缺银子花,钱多钱少都是爹娘的一番心意,再者,大不了以后想着法子补贴回去便是。
她担心的是嫂子安宁县主有意见,说句不好听的,她是外嫁女,那便是外人了,甭管她爹娘兄长如何想的,在安宁县主那里,她绝对是个外人。
也不是她以恶意揣度嫂子,只是上回的事情还历历在目,这有了孩子之后替小家想的就多了,这也是人之常情,姜锦鱼也能够理解。
何氏焉能看不出女儿的心思,推心置腹道,“你担心的,正是我也担心的。你嫂子先前瞧着挺好的,可自打生了敬哥儿后,小心思也多了。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哥哥、你、你弟弟,三个都是我的亲骨肉,我哪一个都疼。这回这银票啊,是你爹做的主,发话要我拿来的,你爹疼你,你也是晓得的,他总觉得亏欠了你,让你嫁的太早了,若是迟几年,家里底子再厚些,给你准备的嫁妆也殷实些……”
姜锦鱼忙道,“娘,家里没短了我什么,尤其是嫁妆,更是没亏欠我什么!爹再这样想,下回我见到爹,要跟他生气了!”
何氏被女儿焦急的语气都逗笑了,摇头道,“你别急啊,让我把话说完。你爹昨儿夜里这么说了,我也没拒绝,这外祖给外孙子见面礼,天经地义的事儿,就是给的多了点,那也是我跟你爹自己的银子,又不碍着别人,说句不好听的,我们自个儿乐意不是?再一个啊,你嫂子私心越来越重,我也想着借着这次机会敲打敲打她。你弟弟往后还要娶妻,我得把她这私心给压下来。这事儿得趁早,晚了她就觉得,咱们姜家上下全是敬哥儿的。我虽也疼敬哥儿,可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啊。”
姜锦鱼也明白过来了,这是娘跟嫂子斗法呢,也说不上谁对谁错,只能说各有各的立场吧。
嫂子是为了敬哥儿,娘是为了阿弟,都是为了自己儿子,端看谁压过谁了。
这便是后宅妇人之间的战争了,轻易不会闹到男人面前去,因为这事儿说小不小,可说大也不算大,无非便是东风压过西风,真要闹开了,那阿兄必然是站在娘这一边,可这样便坏了他和嫂子之间的夫妻情分。
所以,无论是娘还是嫂子,都只会在暗地里较劲儿,不会把这事儿给放到台面上。
姜锦鱼知道自家娘的手段,也不大担心什么,替儿子们收下外祖父外祖母的见面礼,又忍不住靠进自家娘怀里撒了会儿娇,哼哼唧唧,“娘,我想你了,也想爹爹。”
其实这想也不是见不到面的那种想,她嫁的进,一月回一趟家都是能回,可出嫁了女儿回家吧,便和做女儿时在家里住着不一样。
以前她不必瞻前顾后,自己在自家住着,怎么自在怎么来,可现在回一趟娘家,既要想着县主嫂嫂会不会有想法,又要为自家娘考虑,她总是希望娘跟嫂子能处好关系的。
这么一来,她也不太乐意回娘家回的太勤了,宁肯送东西时让下人多跑几趟。
何氏也难得笑得温温柔柔的,揽着闺女,轻轻拍着她的胳膊,“都做娘的人了,还跟没长大似的。”
母女俩说了会儿话,何氏便起身回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