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三年,十月。
青州曹正、冀州袁初、徐州赵杰、扬州史进……,十三路人马,响应朝廷号召,组成联军,总人数,四十多万,号一百万,讨伐黄天。
一时之间,神州震荡。
黄天军曾经有十五万,号三十万,在南荒折损五万,还剩十万,号二十万,在放弃了五县之地后,退回古丘关踞守。
黄天军如今的地盘,本来就仅有两关十五县,如今回退到古丘关,可谓是一下子放弃了三分之一的地盘。
这还不算完,当联军组成,黄天军人心惶惶,更是有将领建议,不若直接舍弃青州之地,退到南荒吴城,烧掉栈道,先取南荒,再谋天下。
无疑,黄天军如今虽然已经衰败,不如往昔,但也不是没有能人。
而对此,赵成却是予以了回绝,言道是,未战先退,何以谋国?!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人数的确很重要,但也并非绝对,要不然,打仗的时候,只需要比比人数,看看谁的人数多,另一方直接投降就行了。
但这种事情,显然是不可能的。
人多的确是力量,但人多了,别的不提,就粮草的消耗,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更遑论是,还有衣甲、兵器的磨损和补充,除此之外,水土不服造成的伤病,也是一个大问题。
再者就是,在没有飞机大炮的时代,守城的一方,天生就比进攻的一方,更有优势。
历史上,以数千人,抵挡住数万,十万人进攻,一连坚持数年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以十万人马,挡住五十万大军,看似不可能做到,但事实上,不是没有可能。
至少在赵成看来,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他只消坚持个半年,联军的军心就自然散了,到时候,便对方也只有退军一途。
当然,赵成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他只是想着,乘着这个机会,将黄天军重组,优化黄天军的结构。
将以往十多年来,积攒的弊端,一举扫除。
通过战争来扫除积弊,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少有人,能够把这件事做好而已。
其中对于局势的把握,对于人员的任用,都极其考验领袖者的能力。
青州,竹县,此地盛产一种青竹,不管是用来造纸,还是用来制笔,都是属于上等品,其中的佼佼者,更是卖得极贵,若是出自名家之手,一纸一笔,都是价值千金。
当然,东西的贵重,并不影响竹子的廉价,竹县并不富裕,与周围的其它县,没有什么区别。
毕竟,对于朝廷而言,真正的财富并非是那些铜钱金银,而是百姓本身。
若是竹县富裕,反倒是会影响竹纸的产量。
此刻,大军在竹县外的荒地驻扎,短短数日间,曾经的荒芜地界,便变成了森然的军营,而竹县所在,却是因为大军的到来,而人心惶惶。
这个年代,军就是匪,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至于朝廷,哪怕是在盛世,有何时曾少过杀良冒功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