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巳时,夜明星稀。
一辆轻骑从咸阳王城内奔腾而出,沿途马蹄声惊起黔首们一片抱怨与警惕犬吠。
咸阳城内外本乌黑一片,半晌,廷尉府邸的书房忽然亮堂起来。
刚刚起夜的李斯身披简单的长袍,若有所思地瞟了一眼奉命而来的丁郎官,然后接过对方递过来的纸张。
他抚摸着新送来的微泛黄的质感,听着丁郎官在简单阐述纸张的使用方法。
片刻后,他将纸张铺在案几,手握朱笔,一笔一画的在纸上写着字,写着写着,他的眼睛越来越亮,表情越来越欣喜,持笔的手竟开始微微颤抖。
这让静立台下的丁郎官面露一丝担忧,忍不住道:“李廷尉,若有不适……”
“什么不适,老夫好得很!”
李斯猛地抬头看向丁郎官,语速非常快,“之前还在想怎么解决……不愧是陛下,遇到任何麻烦都有如天助啊!真是……太,太厉害了。这纸张造价几何?陛下想何时推广?陛下有何具体的指示没有?……”
丁郎官一愣,立刻针对问题进行回复。
李斯侧耳倾听。
当听到纸张造价极为便宜,嬴政有意用其替代竹简向大秦推广,以及福源市的店仆可以经过《金布律》晋升时,李斯猛地一拍大腿,忍不住飙出来一句“彩!就是这个彩!”
六国已灭,嬴政登基,放眼望去,也就剩下北地匈奴还存在着战场。不,就连匈奴都显得有些远,更别提更遥远的番地王朝。
不光战场太远,征战多年的大秦也已经疲惫不堪。
所以李斯很清楚,曾经盘活整个大秦,让大秦成为华夏唯一的霸主的军功爵晋升制度,已经不再适合如今的秦帝国。
那大秦的新的晋升制度在哪里?
可替代商鞅军功爵制度的路哪里?
曾经的李斯百思不得其解,现在他看到了纸张,他觉得看到超越商鞅的希望!
“丁郎官,请你立即着手纸张推广。”
李斯连看一眼丁郎官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安排丁郎官离开了。
他说完后,整个人趴在案上,神情亢奋地疯狂书写,全然沉浸在政务统筹之中。
李廷尉脑子特别活,办事经验丰富,尤其他早有对新晋升机制的思索。
所以在得到纸张这么一点拨后,他如获至宝,灵感爆发。
李斯昼夜不眠,废寝忘食地写了近几十页满满当当的纸张,全是有关科举晋升机制的统筹纲要,以及一些猜想。
次日卯时清晨,他先让家仆带着一封书信匆匆赶去咸阳王城请假,没有参加早朝。
但他也没休息,李廷尉将廷尉府的能吏干将全部召见过来,从中选出三十人,命令他们重新整理大秦律法,以及相关案件。
让他们先从中挑出容易——到难的案件,然后将这些案件进行改编,用改编的内容在纸上写出一道道题目,以及相对应的答案。
一日后,李廷蔚携带三十套律法试卷,以及自己写的统筹规划,匆匆赶到了丞相府。
从丁郎官送纸,再到李斯写出晋升机制统筹规划内容,以及廷尉府邸整理出三十套律法试卷,抵达丞相府,拢共也不过两日。
李斯抵达丞相府后,开门见山道:“诸位,让我们为新生的秦帝国创下一条新的文官晋升道路。这是一次能令大秦传承万万世的机会!”
说完这一句,他将手中的律法试卷,晋升机制的统筹规划等,依次分给冯去疾、王绾、以及凑巧前来作客的蒙毅手中。
王绾看得最快,他放下纸张,看向李廷尉道:“你先来寻我们,何所求?”
“以史为鉴,鉴古论今
。商鞅的军功爵制,足以令他名传千古,被后人世代敬仰!”
李斯目光灼灼地看着众人,活到这个岁数,他作为法家学士,也有一股雄心壮志想要超越商鞅,他抖了抖手中的纸,“诸位!现在我们也同样有一个流传千古的机会。让我们尽快达成共识,安排人手行动。”
王绾沉默地看着,没有说话。
冯去疾却微微蹙眉,放下纸张,开口道:“李廷尉,你既然提到了商鞅就应当知晓,他的军功爵制动了王族贵族的权柄,最后下场凄凉。”
“你说得没错!但苟活一世,哪里比得上名垂千古?更何况……”
李斯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我们有一点是商鞅永远比不上,那就是陛下!陛下对世家贵族的掌控,他承担变革的宽广胸襟,远不是秦孝公比得上的!你们不相信我,难道还能不相信远胜古今的陛下吗?”
冯去疾一顿,隐隐翻了个白眼,难怪了。
怪不得李斯这等贪图富贵,联姻半朝的人也敢说出为了名望搏一把的漂亮话。
有陛下的胸怀托底。
这家伙自知不会死,那就怎么夸张怎么说么,赢得身前身后名。
李斯完全不知道冯去疾的腹议,即便知道,他也压根不在意。
李斯激情澎湃地继续说了一番晋升制度对盘活大秦的必要性,尤其拿出覆灭的五国一个一个的鞭尸,王绾、冯去疾和蒙毅都是老秦人,不觉得如何,但侍墨的郎官是旧赵人过来。
他一开始听得面红耳赤,但听得“扩大向下选拔有利于帝国活力”时,他深有感触,忍不住主动点赞,并且道,秦帝国只看重才能,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的方式,以及面向平民的军功爵制度,被其他几国的贵族和平民们深深的羡慕和向往。
李斯听了很高兴,继续展开说了一会,在鼓完劲后,他又冷静地点出这是陛下半夜加急送来的纸张。
丞相府的都是聪明人,听到这暗示,懂的都懂。
王丞相缓缓点头,示意赞同。
蒙毅一向支持嬴政的所有决策,尤其这还是阿婴弄出来的项目。
冯去疾稍微质疑了一下,在得到李斯的回答后,也默认了。
四人初步达成共识。
李斯连夜与三位朝臣商定计划,两日后,李斯满脸疲惫地冲向了咸阳宫面见嬴政。
一日后,咸阳宫有王书颁出。
先是从博士行宫中调出一批墨家,农家,儒家等博士,再之后又从廷尉、少府等地,借调了一批政务不会太繁忙,但负责与黔首们第一线工作打交道的小吏。
这一批人全部安排在空闲的博士学宫。
过去的博士学宫,不怎么受重视。
里面来往的人或神色悠哉,或百无聊赖,他们身上要么带着一股闲得无聊想四处干架自我推销的气场,要么就带着一股自暴自弃,躺平的咸鱼气场。
总而言之,因不受重视,而暮气颇沉。
但现在的博士学宫,人人伏案书写,或抓耳挠腮痛苦地用头撞案几,或抬头激情辩论律法,或嘲讽对方水平不够出试卷,整体气氛时而安静时而狂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