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弥漫起了无言的尴尬。
渊并不觉得自己这一声前辈有何不妥,身处山巅可眺望远方,也可仰望更高的山。
他们不懂,站的地方太低,看不到高山之高。
修行达者为先,叫比自己强的人一生前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而且人家真的比自己强,强到有些匪夷所思的地步。
渊越是以自身的道行去试探,深浅未知,恍若无尽的海渊一般,越往里探越黑暗。
渊?果然是那具枯骨。
李易此刻心绪也是颇为怪异,那一年他入古城见到这具枯骨,实际上是把对方当做前辈来看的。
加上死者为大,又闯人家道场。李长生当年进去拜一次枯骨,离开时又拜一次。
可现在这么一位强者,叫自己前辈,他们的关系两极反转。但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以达者为先的理论,叫自己一声前辈没有问题。
李易稍稍愣神过后,也拱手回礼道:“李易,无门无派的山野道人。前辈之称便免了,我们以道友之称即可。”
虽然对方确实没自己强,但也弱不到哪里去,至少也是云舒级别的强者,在某一领域胜过自己。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渊可以是自己的同道乃至老师。
他学了如此多的神通,就是奉行这种精神得来的。
没必要因为一时的成就而骄傲,更不应该因自身走得远一点,而去藐视落后者。
“那吾就僭越称一声道友。”
渊心境莫名的有些舒坦,言语中带上了一丝真诚。说话间他的身体快速缩小,缩小到了两米方停止下来。
“道友来访,还请入道场一观。”
“那就打扰了。”
李易与渊肩并肩走入了黄泉古城,这座城不像是给人居住的,入眼的尽是香火庙宇。
极尽香火之荣华,不弱于凡间。
渊颇为自豪的介绍道:“这就是吾之道场,酆都。以周天星辰排列,28座大庙,东南西北各7座,余下有365座小庙,可供养鬼神8万余位。”
鬼神,太古年间对于香火神的称呼。食人的叫厉鬼,食香火俸禄的叫鬼神,二者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有些鬼神既吃俸禄也吃人,但只要吃上一口香火,便可称神。
李易回想起自己刚入修仙界时,游历天下见过许多活人祭,越是古老的神盛行如此。不过有阴司的地方,活人祭一般会被打成邪神,双方只能存在一个。
活人祭真正杜绝,要到自己执掌天下后。
李易问道:“道友养如此多的鬼神,所求何事?”
古代皇帝为了安全与排场会有大量的士兵与太监,但很少有8万人的皇宫。凡人皇帝尚且如此,一个顶尖的大神通者又何须八万个鬼神?
爱慕脸面也不必用到8万鬼神,有古籍记载,古之圣者出行龙凤为驾,万里祥云。
安全方面更不用顾虑,强人社会与普通的凡人社会不同,强者不需要依赖他人。
渊不假思索的回答:“自然是为了天地运转,天下万方,三千秘境之亡魂,都需要酆都来引导让其归于天地。吾一人分身乏术,无法应付每日万万计之亡魂,所以便册封了8万鬼神。”
酆都维持天地运转?引导亡魂归于天地?
忘川与阴司的结合,确切来说应该是二者其实是酆都分离后的产物。但为何要分离?是因为效率?
李易回想了一下在修行界阴司城隍的数量,好像确实没有8万那么多,最多也就1万不到。
但他不认为酆都与阴司二者的关系是因为效率,掌控生死的权力不会因为效率而让出去。
还有忘川河上的那些遗骸,以及最后他化作枯骨的下场,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还有琼羽当初又为什么会出去shā • rén?为天道shā • rén,天道自己杀不了的人是谁?
说到底天道应该没有这种主观意识,为何又驱使一个天地之灵去shā • rén?
这些都是李易颇感兴趣的,之前他没那个心思,毕竟自己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人活一世什么都要知道,未免有些太累,不过现在人闲了下来就变得有些八卦。
“在我的时代,没有酆都,只有阴司。亡魂是城隍来引导,忘川河让残魂归于天地。”
听到李易的话,渊神情倒没有太多的变化,喜怒不言于外是一位强者的基本素养。若是情绪像凡人一样起伏不定,控制不住,说明自身出了大问题。
他嗓音平缓的说道:“万物皆求变,何来永恒不变的道场。优胜劣汰,成王败寇。阴司我那时没有,因为我还在,我死后自然管不着。”
说话间两人便来到了古朴斑驳的青铜宫殿,外边有三口井,里边上书轮回殿。
琼羽和不老人两人如同刘姥姥入大观园,那是左顾右看。不老人碍于面子只用余光打量,琼羽这种非人的一团气上蹿下跳,恨不得地板都要摸过。
见到前世,今世,来世三口井,恨不得把头都塞进去。
“三世井竟然真的存在,传说中它能看到人的三生三世。咦,为什么三口井都枯了,没有任何的灵性。”
渊随口解释道:“这三口井是用来观察投胎转世者的,现在法则已失,自然沦为俗物,我留在此地不过是当做纪念。”
随后渊与李易一同走入了轮回殿中,琼羽与不老人想要跟着走进去,可不知为何每一步都犹如背着一座山行走。
是道韵,圣王的道韵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