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影评,不就是挑刺嘛!
其实,沈旭东对影评人没什么好感…
影评人的角度一直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完全是把电影拍摄整个流程给阉割下来,只看结果…
结果是无价值论的。
从导演角度来说,背后的制片人才是操盘手,选角,题材,经费,剪辑他们都会插一脚进来,导演不仅仅是一个分镜设计大师一个镜头语言塑造者,也是一个动作指导,配乐,服装的半兼职。
完事了还得找金主卖吆喝讨一个投资。
而影评人只会看结果,来否定导演的全部辛苦…
如何成为影评人?
牢记以下词汇:克制、荒诞、母题、升华、小众、荒谬感、批判性、后现代、意识流、沉浸感、长镜头…
对了,还有,人文关怀、社会意义、时代缩影、高级审美、人性考验、大量隐喻等等…
一篇论文扯到这几个词,你写的就算影评了!
当然啦,最重要的是屁股!
你是准备批评还是表扬?
譬如《英雄》,有一篇《自杀、杀手、权力狂与恋尸癖》的‘雄文’,流传很广,各种解析《英雄》,各种批评秦始皇,其实就是借着电影批评阿谋…
再比如《烂片之险途夺宝》,知乎上一群大v影评人都是‘为朋友点赞’、‘后现代隐喻色彩’…
为什么《烂片儿》会有那么多影评人点赞?
因为这电影的导演叫罗登,知乎影评届大v!
你看,豆瓣29分的电影都能给你解读出‘后现代隐喻’…
所以嘛,影评人主要看屁股!
现在批评《英雄》是主流,沈旭东肯定不能随大流…
批评肯定要批评的!
“最乏味的艺术,就是把话都说尽,《英雄》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
“和平两个字从秦始皇嘴里说出来就觉得尴尬!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的秦王突然变成圣母了?”
“秦王扫liù • hé,虎视何雄哉!”
“两千多年前,这片土地上还分为七国,无论是彼此攻伐,还是交流贸易,都在用不同的衣冠文字,不同的语言货币。天下纷扰割治五百余年,人们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局面倘若一直延续下去,今日的华夏跟西欧各国恐怕也没什么两样,这世间也再没有一个九州四海并举,三山五岳共存的泱泱大国了。”
“统一华夏,算不算盖世功勋?统一文字,算不算?车同轨书同文的功绩,比你我想象中还要大!”
“始皇帝能不能歌颂?当然可以,1964年,教员在会见外宾时,点评秦始皇是个实干家:“在我看来,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讲的空话大于实际。秦始皇是第一位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有些制度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超过他的。””
“咋了?允许你们歌颂所谓的康乾盛世,就不许我们拍秦始皇了嘛?”
“我们不谈什么价值观,只说电影,《英雄》是不是好电影?”
“3000万美元,一流的明星,色彩、配乐、打斗效果,无一不是世界级别;”
“从叙事角度来讲,《英雄》的叙事模式借鉴了《罗生门》,事实上,这种模式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西方世界颇为流行的多视角、分段式叙事,展现了同一故事的不同角度,刻画了不同人物在同一事件中的各自经历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