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铅云悬在上空,慢慢裂成许多碎块,像极了干枯的河床。天光突破重重阻拦,从龟裂的缝隙中透下来,将这俗世照得明亮了许多。
公孙真人待洪太祝出去后不久,也停下手上的忙碌,略吃了些早斋,便在屏风围住的木榻上趺坐下来,开始静气行功,以缓解彻夜的疲倦。约一个时辰后,洪太祝引着两人的脚步声,从斋院外远远传来。公孙真人才睁开眼睛,将一口浊气缓缓舒出,下了木榻,向书案那边走去。
走在最前面的,却是太微宫使王缙,洪太祝和尉迟真人紧随其后。尉迟真人气色并不太好,鬓发也比往日凌乱,身上竟隐隐发出异味来。然而此刻,却不是寒暄的时候,公孙真人神情淡然:“王宫使此番过来,是要指导我用这扶乩之法么?”
王宫使却是和煦一笑,似乎昨日此间的谈话,他全然忘记了一般:“公孙道友要用仙术,鄙人自然是来大开眼界的,顺便兼这记录之职。再则,在这太微宫中,若鄙人草书要称第二、便再无人敢称第一了。”
公孙真人便不理他,神态漠然道:“尉迟渊,今日我便要用扶乩之法,来求得紫姑仙人明示。你与此事颇有关联,做个正鸾,也不曾辱没于你。该如何行法,不必我再赘言了吧?”
“这是自然。”尉迟真人面无表情答道。
王宫使见几人间颇有些不睦,便笑着插话道:“那就劳烦公孙道友!咱们这便开始?”
公孙真人点点头,便俯下身来,将书案一旁的沙盘端过来,放在正堂中的一方茶案上,然后将盘中木笔拿起。这木笔虽托名为“笔”,其实是由一根桃木和一根柳木契合而成,形如一个二尺多长的“丫字下端折回约两寸有余,用以在沙盘上书写仙人所示。这时王宫使也已站在书案之前,铺纸研墨,匀笔待书。
公孙真人猛然从沙盘中拈起木笔,递到尉迟真人和洪太祝手中,让二人分别握住“丫”形木笔上面两端;又将“丫”形木笔下端折回的那段,点在沙盘中央。袍袖翻飞间,手中却凭空多出三炷线香来,无火自燃。公孙真人手持线香,对着正北方位恭敬拜下,口占咒曰:
紫姑、紫姑,出尔仙窟!飨以杂菽,奉以清露。
紫姑、紫姑,降彼神都!赐吾仙符,赠吾天书。
……
神异的一幕,便在公孙真人开口念咒时发生——那三炷线香未遇风势、却烟气陡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燃成灰烬。待要烧至手指时,公孙真人却将香头一抛,化为三点明火,落在沙盘之上。
公孙真人手却不停,双掌同时轻拍在尉迟真人和洪太祝天灵盖上。两人身形一颤,眼神便失了光彩,手中握着的丫”形木笔,竟已开始在沙盘上抖动着勾勒起来!一个个潦草的字符,迅速在沙盘上浮现出痕迹,连连不辍、笔走龙蛇!
公孙真人已经立在了沙盘一侧,对着不断出现、又不断被覆盖的字符,快速唱念出来:
碑为剑冢,剑葬碑中。碑若无踪,剑亦成空。
天街在东,北望仙宫。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波泛红,洛水相通。
凝寒下冲,碧血溶溶。池亭飞琼,林苑冰封。
石镇藻丛,共潜鱼龙。若掘春涌,才见白锋。
王宫使左手扶案,右手却也不慢,一串串连环墨痕飞落纸上,将紫姑仙人降下的吉语,迅速记录下来。待“锋”字落笔,尉迟真人和洪太祝便已抬起头,眼神重又回复至清明,手中木笔也已经停了下来。公孙真人却踉跄几步,将那木笔从两人手中夺下、扔进沙盘。接着一口鲜血喷出,落了在那沙盘之上。
王宫使看着几乎写满整张黄纸的连环草,欣喜非常,面若癫狂。尉迟渊忙一把扶住几近虚脱的公孙真人,要将他扶到一旁的圈椅上休息,却被他一把甩开。洪太祝看了看不远处王宫使失态的样子,又看了看公孙真人的态度,不禁在心底暗暗叹了口气:道衰佛盛,已成定势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