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傍晚时分,她砍了二十多根竹子,把枝叶去掉,堆成一堆。
招弟来喊她和刘玉梅回家,刘玉梅下午开垦了一片地,种了一片大蒜,刚刚收工。
“你一个人砍这么多竹子!这两天身子不舒服,谁让你这么拼命?”刘玉梅看到一堆竹子,嗔了她一句。
“今天下午好些了,”衡巧取掉手套,“明天我来扎篱笆。”
“你脸怎么了?”刘玉梅凑过来,盯着她的脸。
衡巧恼火地说了经过,刘玉梅担心地说:“那个王成志这么泼皮吗?”
“和王大赖子一家人,能好哪里去!”
“哎哟,看这样子,多半是个街溜子,惹上这样的人,以后只怕麻烦了。”
衡巧看一眼刘玉梅,笑了笑说:“别担心,这种货色欺负不到我。”
回到家里,盼弟已经煮好饭了,刘玉梅让衡巧去休息一会,她来炒菜。
晚上随便对付一口,衡巧用井水冰了冰脸后,进屋拿出纸笔,开始做预算。
刚刚起步,在养殖这一块还没有技术,她不敢投资太大,先养一批鸡苗做尝试,积累经验。
大山里有独特的优势,很多东西可以就地取材,节约不少成本,只是需要耗费一些人工。
这个秋冬一切都只是开始,什么都不能急于求成,她得静下心来,先用一些时间学习,实验,扎根。
药材的种植周期比较长,一般三年才有收获,如果只是小面积实验的话,三年下来,经济效益有点太低。
但她还是决定尝试,她思考一会,这座山包,向阳的一面是吴奶奶家的,原本已经开垦出来做了菜地,吴奶奶的儿子外出打工后,这片土就荒废了,如果要再利用,开垦的功夫就能省下来。
这片菜地面积也不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和吴奶奶租下的话,应该不用花费太多钱。
而自家这片山,她想去村里申请一下,把这些没有什么价值的野生灌木都挖掉,全部种上别的经济作物。
种什么作物呢?衡巧放下笔,揉着眉心思考。这个年代还没有普及手机电脑,差点资料都好难。
刘小俊经常跑长途,五湖四海都去过,是个有见识的人,她决定明天和他请教请教。
“巧妹,不早了,睡觉吧。”刘玉梅喊她。
“好咧。”衡巧答应,收拾了桌子。
她去厨房看了一下,刘玉梅已经把水桶里面的泥鳅处理了,明天早上可以煮一锅泥鳅清粥,其他几个品种因为都是大家喜欢的口味,保持不变。
包子的馅料也备好了,每天早上香菇肉泥包卖得最好,其次是包菜粉丝包,榨菜包,这几个品种她也不变动了。
刘玉梅真是个吃苦耐劳的女人,衡建国那个蠢蛋没福气,这么好的女人居然不懂珍惜。
她蹑手蹑脚出去,在水井里把储存的肉类拿出来,翻出昨天还剩下的半个猪心。
回到厨房,她把猪心绰水,放入砂锅里,加红枣、白莲、枸杞、酸枣仁等几样配料,调好闹铃,准备快天亮的时候再放炉子上慢慢熬着。刘玉梅吃了几次了,这两天看她睡得颇为安稳,眼睛的黑眼圈也有改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