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仁甚少遇见这等场面,闻言瞟了眼邱玉,把嘴边的话咽了下去。相较而言,邱玉的尸身更有查探的必要,又见小环伤心欲绝,心底也生了恻隐之心。
邱玉经手的事桩桩件件都没能逃过主子的法眼,庆仁心里本该觉得松快,但这对夫妻的尸首横在眼前,他却没有轻松的感觉。
人死如灯灭,可这二人自刎而死,虽不再生得起风浪,但便如那门上晃悠的灯笼,依旧刺目得很。
迎雪总将庆仁叫做木头,庆仁也自知自己不是敏锐的个性。
这对形容悲惨的夫妻,如何能与殿下和姑娘相比?
偏偏殿下自己便做了比较。
庆仁干惯了为人收尸的差事,谷宁可没见过,在医馆里成日就是治病救人,还是他头一回看到年轻夫妇干出这种事的,唏嘘不已。
谷宁手里还有别的事,一边跟舒沅讲了邱玉郑氏死得如何凄惨,一边将其他半途回家的学徒的信件交到她手中。
“施岳认识的就有好几个,原以为此生再没有机会,已经做起篾匠木工,姑娘这边消息一递出去,他们都不敢信这是真的,打听了许多次。”
舒沅拆开来信,看了几行,轻叹一声。
青州的药商医馆沆瀣一气,若有学徒不服管教,师父动辄打骂,倘使学徒惹怒师父,被逐出门去,其他大夫也不会收留。
江湖上总有些药典古籍流传,往往字迹不清,缺漏书页也是常事。整理这些典籍全是他们来做,重新整理抄写后交给师父,想再借来翻阅却比登天还难。
哪怕他们在医馆里忙前忙后,拣药诊治,有所感悟时所写札记也被师父扣下。颇有名望的医者认为这乃是天经地义。
“你算是什么东西?若没有老夫收留,你能识得几个字?在这里悟出来的东西,还不是我给你的。做人的道理都没悟明白,还想悬壶济世,你还差得远呢。”
“都说是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还没学到什么,翅膀就硬了。”
舒沅见不惯这些仗势欺人的事,当即让谷宁记下那几个尤其可恶的,早晚得找他们麻烦。
谷宁点头如捣蒜,又道:“对每日相见的徒弟都能做到这个地步,这些人在给人治病时又能是什么好人。”
舒沅饮了口清茶,实在有些头疼:“青州城内少说有一半的大夫是心善的。只是这等看重师徒情谊的医者,两三年未必能收一个学生。慕名而来的学生未经世事,难免被那几家的掌柜哄骗了。”
同在青州经营医馆,即便有人有心帮忙,也很难将那些出走的学生收入自己门下。
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况那些学生在医馆里待了一两年,本事可能没学到多少,见不得人的事多少知道一些。若有其他人把这些学生捡了回去,无疑是想与同行撕破脸了。
春桃正在给谷宁斟茶,谷宁说得口干舌燥,仰头便灌了下去。
正事说得差不多了,谷宁品着茶水的香气,皱紧眉头,不知道如何开口宽慰。
无论怎么想,一个相识多年的年轻夫人自刎而死都算得上伤心事。再言,姑娘这等慈悲心肠,应该很为此伤心。
谷宁支支吾吾好一会儿,才说道:“邱夫人身边的婢女很是忠心,有她看顾着,邱夫人她……”
顿了顿,续道:“姑娘节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