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水手来报,“离曹营不远。”
诸葛亮下令,“向着曹营进发!”
二楼的白琼看了,站起身来,“走吧,他都能接住,肯定是没问题了。”
这边陆鸿文唱完一下场,就往外奔,秦霜和白琼已经在门口等他了。
“师父!我刚才唱的怎么样!”他一脸期待的望着秦霜,希望得两句表扬。
秦霜哈哈一笑,“挺好!走!今晚咱们去会仙楼,吃顿好的!”
————————————————————————————
一个小剧场:
周瑜鲁肃:“攻击敌方诸葛亮,然后迅速推塔推水晶,冲鸭!!!”
刘备:“哎哎哎,对方鲁肃,我好心好意把自己的军师借你们用,你们不要侠基霸操作啊!”
诸葛亮:“我逗你们玩你们真信啊?你们不会都是傻子吧略略略~”
第44章
因着这场戏的成功,陆鸿文重新拾起了对京戏的信心。每日里更加的勤学苦练,几年下来竟也小有名气。每场戏虽不能说是尽善尽美,但是胜在他会的戏多,能演一个月不重样,让人愿意买票去看。至于秦霜最爱玩的台上和台下互动,他自认一时半会是没那个本事了,也不着急,他还年轻嘛,一步一步来就好了。
然而彩头上的不着急,不代表他真的就对自己的戏特别满意了。随着他学戏时间越来越长,他自己看戏的眼光也上去了,能看到自己身上更多的不足了。有些他能改,但是有些,他觉得自己怎么都改不过来。
这天从台上下来,他就请教了后台的一位老师傅,“陈师傅,您看,我这戏,我怎么觉得跟我师父,还有白师父的都差着一截子呢?不是功夫到不到家的那一截子,就是……说不上来的那么一种感觉……就觉得他们好像唱的就很合适,我唱的有些好像怎么都是别扭。”
被叫陈师傅的是一位琴师,给很多角儿伴过奏,应该算得上是这后台最了解各位角儿的唱法的一位。陆鸿文找他,也算是找对了。
他听了陆鸿文的问法,反过来看了陆鸿文一眼,“怎么,你不知道?他俩的戏都改过的。”
这个问题陆鸿文以前也问过秦霜和白琼,但是他俩给出的答案基本都是“练的不够”,或者是“脑筋动得不够”一类的,改戏这个事他还从没听过,不禁脱口而出,“改过的?”
“对啊,根据他们两个的特点改的,凡是不合适的地方都去掉或者重写了,所以你听着好像每个都合适。但是如果你把他弄来让他唱别人的唱法,未必能有现在这么妥帖。说起来,你的路子跟秦老板是一样的,你真不知道这是他们改的?”
陆鸿文皱了眉头,“他们没说过,我以为就是流派不同所以唱法不同,没往这边想。”
陈师傅一听,笑了,“是他们自己留了一手,不愿意教你吧?要是把怎么改都告诉了你,他们怎么办。吃饱徒弟饿死师父,自古以来不就是这样吗。”
陆鸿文连连否认,“不能不能,他们教我从来没藏着掖着过,可能是我自己没悟出来。”
陈师傅不置可否,“你还真信他们,教儿子都要留三分呢,对一个外人哪有倾囊相授的。”
陆鸿文改变了话题,“那陈师傅,您知道他们这个改戏,是怎么改的吗?”
“这你就得问他们去了,这种东西他们肯定不会跟外人说的。我一个拉琴的,也就是拿着谱子拉,别的也关不了那么多。不过我说小伙子啊,你就一直跟着他们俩学,不行啊。你看人家都是跟好几位师父取经,集百家之长。这家不教的,那家总会教的,这才能给学全咯。你只跟着他俩,他俩要真就是不教,你不就是干瞪眼吗。”
陆鸿文觉得他说的有几分道理,但是一直以来秦霜和白琼待他不薄,衣食住行一概是一样的,从没把他当外人区别对待过。他不太信这俩人会故意留一手,但是现在又确实是有这么个事他们没跟他说过,不禁心里存了几分疑虑。
“陈师傅,谢谢您啊,我回去问问我师父去。”说完告别了陈师傅就往家去来了。
他一路往家走,一路惦记,不知不觉竟是越走越快,到家的时候头上都起了一层薄汗。然而进了胡同,远远地飘来一股馒头香,推门进了家,厨房里叮叮当当的声音,是苏姨在做饭。陆鸿文突然就有点怂,好歹人家收留了他这么久,不要他钱还好吃好喝的供着他,他还去跟人家兴师问罪?不能吧。但是不问吧,他又不甘心。
堂屋门窗大敞着,秦霜正在偏厅吃东西,一见他回来就从窗户招手叫他,“小陆啊,快来,人家送来的龙须酥,好吃的很,来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