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琼十分平淡地说:“那鱼有剧毒,却吉祥大补,果然把你补起来了。”
垂光叹道:“难怪我能吃好了!还是你狠,幸亏我吃过正觉长生,不怕这些。”
一边说着,尚琼又打开另一棵枯树,这回是一堆明珠,华光四射,却有碗口大。他像是拿不准,问道:“这是海蚌里挖出来的,珍珠应当是值钱的才对,却总归平凡,要不要拿上?”
垂光看直了眼,盯着珠子又盯着他,只管点头。
尚琼自顾自干活,垂光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想想自己的饭量,再看这些宝珠,谁知道不知不觉吃了多少稀世之宝……然而稀世之宝他竟然用麻袋来装。凭尚琼的本事,一定是深深下到人不能至的地方,在多年沉寂的海底,才找来这些罕见的东西,给自己当饭吃。
她只知道他下海捞鱼,不想却是一次次潜入漆黑的深海,耐着寂寞默默做这些事,同时默默期待自己好起来。
垂光眼中发酸,明明想哭的,却忍不住笑:“你从哪里捞上来的?!这是数不清的钱啊。”
尚琼提起麻袋嘀咕:“我一根金条能管许多天,对着这些竟不饿,真是没口福。”
一旦上了大船,风正帆高,很快便接近毕竟岛。
楚钧华打望过后做了个手势,几人齐齐来到甲板,只见那岛就在不远处,一条小船却在水波间极快摇近。船上只有一名女子,肤色晒得黧黑,挽着裤脚,头戴斗笠,俨然便是渔家女的模样;然而动作敏捷,那船来得又快又稳,可见也是练家子。
小船直划至大船近旁,渔家女才提起船桨一横,乌沉沉竟不知是铜是铁;一双利眼早将几人挨个扫过一遍,目光停在垂光脸上,一副随时要跃上船来的挑衅模样。
垂光见她来拦,便抱拳道:“敢问岛上可有一位前辈名唤陆绪?”
那渔家女闻言一怔,随即点头,朝毕竟岛一指,又投来询问的眼神。
垂光说:“弟子青阳派门人万垂光,蒙业师九方绝所托,求见陆师叔。”以楚钧华为首,三人便行了师门大礼。
渔家女倒是恭敬还礼,竟也是同门姿态;又一扬船桨,示意她上船来。垂光大喜,楚钧华却说:“你留下,我去。”
秦丹也说:“你伤势未愈,我同师兄去。”
垂光将二人拦住:“这话不对。送信的任务师父原本交给了我,如果垂光不能上岛,那还算什么青阳岭弟子?再说有你两个在岛外,我更能放心前去。”
秦丹还要再争,楚钧华却拉住了她。垂光便提起尚琼一跃而出,衣带当风,轻飘飘落在小船上。
渔家女便做出送客架势,仍然恭谨有礼,却是坚持要大船离去,否则便不动窝,显然不叫陌生船只靠近。
楚钧华只得应着,大船缓缓改了方向,载着垂光和尚琼的小船也朝毕竟岛而去。
--------------------
貔貅:摩尼珠是佛经里说的宝珠,据说分很多种,有的是舍利所化,有的是智慧所化,还有像这样长在大鱼头里的。至于好不好吃、有没有毒,其实我不知道,都是编故事那个女的逼我这么说的(乖巧jpg)。
第53章
眼看便能上岛,两人心情愉快,忍不住向那渔家女打探些岛上的消息。可无论怎样攀谈,她都沉默不语。垂光不但没听她说过一个字,连个笑模样也没有,便识趣收声,只看四周。
好在渔家女撑船尤其稳,两人简直坐立自如。船只在蔚蓝海面静静滑过,有一片海水异常清澈,看得见鱼儿来去,颜色十分漂亮。垂光立在船尾看得喜欢,半晌才恋恋不舍回身坐下。然而海上阳光甚强,她被晒得睁不开眼睛,脚下不知被什么绳子一绊,不禁朝旁边一晃。片刻间渔家女已扬起铁桨在她背后一扶,垂光借力站稳,便又道谢。
不过是一瞬的事,坐下之后她却发起愣来:方才这小小的动作似曾相识,力道、位置、方向,到底是在哪里……这时不顾其他,只盯着渔家女的侧脸细看,尤其那双眼睛总觉熟悉,半晌眼前忽然闪过一个人:还在福顺里的时候,有两个人趁夜去家中偷信物,她追出去遇见一个老乞婆,暗中指点过她的功夫——她拿腰带抽在自己后脊梁,可不就是这样?
这时那老乞婆的眼睛和面前人逐渐重叠,端详一番,面貌却殊为不同。她试探这问:“前辈或许曾去过中原地带?”
渔家女瞥来一眼,像是意味深长地看着她,却又不置可否转回脸去。
尚琼说:“你见过这位姐姐?”
垂光刻意放慢语速:“福顺里曾蒙一位高人慷慨相助,看身手或许与前辈有些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