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接连两条鲜活的生命。都是女孩子,让这件事情冥冥之中看似有联系。
背后是否存在推手,专门谋害女孩的变态,传出神秘色彩的鬼魂故事。事情闹大,警察介入。最先接受传唤的是钱倩梨她爸爸,问他钱倩梨身上为什么有各种伤口,锁骨上的刀疤是怎么来的,脚腕上缝针地方的伤疤是怎么来的。声音大,眼神飘忽,说和这件事情有什么关系,那些是陈年旧疾,经年累月,痕迹都变淡,怎么会联系到这件事。
他强调那些是钱倩梨小时候摔倒,她不懂事造成的。
因为他模棱两可的态度,警察又问了很多人,拼凑出一个唯唯诺诺,胆小话少,父母离异,可怜受气的少女形象。两件事情的关联性降低,他们顺带着查了查刘亭婷的背景,得出结论,和钱倩梨比起来,刘亭婷才是不会自杀的那个。
钱倩梨性格敏感,长期忍受家庭暴力,没有朋友,同学们对她印象一般,这个世界值得她留恋的地方太少,在雨天结束自己的生命有说服力。
但是刘亭婷呢?她是为什么?
有人说:“这个年纪的学生,每年自杀的人数有多少,光是我们这个城市,一年就有小一千,每天都有两三个。这个概率可不小,以前没人注意吗?注意到又有什么办法,是跟父母说你们教育小孩子的方式不对,动不动打骂是错误的。你们不是当过小孩子吗,为什么还是不理解他们?跟老师说,学校的制度不合理,不能只注重学业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健康,你们不是都学过心理学吗?为什么不用上?你能这样跟他们说嘛,他们会把我们当成疯子。现在升学压力多大,不谈那些穷人家辍学的小孩,还有一半人上不了高中,你怎么跟教育部提我们倡导全面发展,我们能舔着脸提这件事?我们不能。你们知道经受家庭暴力的孩子有多少吗?经受校园霸凌的孩子有多少?你们又知道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多少?有自杀倾向的孩子有多少?”
“这些我们都不知道,这些数字没办法统计,也没人去统计,他们说浪费时间,死了就死了,这世界最不缺人。但是睁开眼看看,太多孩子活在苦难中。不是和平年代没有伤害,铁锅里面煮着一锅烂粥。”
事情算不上不了了之,警察仍在调查,他们能调查出什么,一整个社会的毛病,从哪里下手,再小的孩子都知道法不责众,和别人一起站在门口,老师的怒火不会只发泄到自己身上。那还怕什么呢,大不了一起死。
赵家航没有接受传唤,他们调查范围太小,像是走个流程,给死者下个浅显合理的定义。
知道她的死讯,他正准备把那些东西寄给警察,申请报案,给刘亭婷一个清白,她不是懦弱的、自私的、逃离生活的女孩,她阳光、自信,她本应该成为最优秀的老师。
计划错乱,一切都被迫中断。他是最后一个见到她的人,真的是意外,幡然醒悟,一命换一命。不可能是这样,她的性格让她孤注一掷又极致自私,不会主动放弃生的希望。
时间间隔太短,从警察公布的死亡时间来看,他离开不久,前后二十分钟,他刚走上下一条路,钱倩梨就选择结束了生命,背后有没有人?
他们三个照常聚在一起,她们俩对钱倩梨的死都不太感伤,这个时候声嘶力竭反而虚伪,做贼心虚一样,原本不是特别熟悉的人,没人付钱让她们哭天抢地。在赵家航不知道的时间里,她们讨论过刘亭婷的事情,亭婷一定会有个中心点,一定会从那里出发不断延伸。赵家航让她们试着找找那天晚上翘课的同学,成年人有成年人的人情网,少年人有少年的交际方式,花了些时间,中间隔不了几个人顺利得到另一个人的详细信息。
赵家航有句话是诓钱倩梨的,他当时没有拿到她没上晚自习的确切信息,他只是诱导她想起这件事。她们俩是不是拿到了确切信息,那天有没有出现在河边。最有嫌疑的三个人聚在一起谈论死亡,多讽刺的一件事。只不过这段时间以来,他们见过太多讽刺的事情,这种开始不值一提。
试探性的问:“那天雨势很大。”
张燕说雨确实很大,很突然,预报全然忽视下雨的可能性,她坐在公园里,一两分钟浑身湿透。
江涵说她那天没带伞,淋了一路。
“老师,你那天在干什么?为什么我们那天不需要碰面,你知道会下雨吗?”状似无意的问,江涵继续说:“老师,你觉得我们能找到伤害亭婷的凶手吗?”
她看着那碗关东煮,问些她往常会问的问题,张燕跟着说:“老师,你说她会是凶手吗?她和亭婷住在一个小区,她这次是遭报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