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的多心虚,没有底气,各退一步,需要沾水的任务交给李谨,他负责烹饪。李谨说:“行云流水,董乐瑜,你应该上传几张做饭的照片。我说真的,特别好看,肯定很多人喜欢。”
他抡饭勺看上去漫不经心,随意挥洒,实际上胸有成竹,过程和结果都让人满意。
“给你看就好,不用别人喜欢,你在这儿呢,还要找谁。”
拍照的人不多,光明正大不会让人浮想联翩。臆想比现实吸引人,他们俩从始至终自在。
七月底,伤口总算完全恢复,不用再贴上大片的纱布,不用再担心伤口裂开,除去结痂的地方颜色偏深,整个胳膊白了一个度。他原本就白,通透的那种白皙,前段时间晒黑的地方重新恢复神采,那个疤便狰狞着格外醒目。
换纱布的时候完整看过伤口,差点模糊视线,跟他说:“你这可比我那时候严重太多。”
乖乖保证,说:“没有下次,每个人都有一个疤,打个平手。”
无奈的笑,站在他身后轻轻捏他的脖子,说:“别有下次。”
直接抚摸伤口,体会到他碰触她小腿时候小心翼翼的心理,明明不会再疼,明明不应该再疼的地方有了dú • lì思想,跳脱出来,心电感应一般,自己的那块疤跟着痒。
拥她入怀,“现在是真的好了,前段时间总不敢用力气。”
充当教育人的角色,“得让你长点记性,要不然记不住。”
实际上没那样做,再也没有在单人沙发上睡过觉,会自觉坐到长沙发上。不会打瞌睡,视线里时刻能看见他,生怕他真的自责。惩罚停留在口头上,实际上害怕他受伤,身体和心理双重方面。
伤势好了,电影如期上映,董乐瑜跟着宣传,李谨在家里等着他回来。没有出席点映,怕问题集中在他们的身上,这种流量还是少些。不能偏题,他们要探讨的是《离逃》,是简单人物的复杂人生,是社会缩影,是导演功力,是演员身份,反正不是恋情。
点映效果不错,很多人评价董乐瑜这两年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什么角色都能驾驭,跟着他哭,跟着他笑,真的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演员。探讨他不是只能饰演些轻飘飘的角色,严肃起来更让人无法抵抗。夸他的人多起来,批评的声音仍然存在。不骄不躁,那些有利于演员的成长。读恶评的时候反思,说会继续努力,存在的缺陷仍旧很多,但是他保证会逐渐好起来。
观影的人有分寸,只在最后一个问题提到李谨,说:“为什么公开恋情,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不怕分手后尴尬?”
笑着回应,“不会分手。”
他像是做了个减法回来,以前的影子模糊起来,构建全新的自己。网上有人评价,董乐瑜是越来越贴近李谨,手表配饰不知道去哪里,素面朝天,头发随便抓抓,造型师失业。粉丝倒是开心,说:黑他颜值的人睁开眼看看,他就是不化妆、不做发型、不用任何修饰,仍然仪表堂堂,纯天然帅哥。颜粉的春天,事业粉的夏天。
李谨没去看电影,等着他宣传回来一起去看,最晚场,没多少人,他们在最佳观影区。看他成为父亲是很新奇的体验,说起来这是他第一次正儿八经,从头到尾饰演父亲。不严格,也不缓和,只是出发,在路上不敢停下。
女儿生病,崩溃大哭的那场戏真的让李谨产生冲击,直面的伤感。只是小感冒,女儿轻声安慰他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快就会好起来,他们还要去很多地方呢,细声细语的说爸爸别难过。
他说:“怎么好起来,我们什么都没有。”
成年人的悲伤这么浓烈,不是无声的隐忍,前面那么多灾难都撑过来,在小泥坑里挣扎,走出不来。说出来的台词那么简单,没有配乐,静悄悄的,很多人跟着流泪。李谨扭头看他,说:“厉害。”
“跟你学的。”
网上最近出现特别好笑的一种说法,祝恒星转给李谨看,他们分析董乐瑜和李谨恋爱的动机,说没有什么假大空的东西,你们都想错了,他们在一起的原因特别简单——董乐瑜想从李谨身上偷师学艺。各种大奖拿个遍之后,肯定没有留恋的把李谨一脚踹开。递给他看,说:“那我估计拿不了奖。”
“放心拿奖,我到时候粘着你,让你甩不掉。”
把她的手放在心脏上,说:“你在这儿呢,走不掉。”
董乐瑜生日前夕,李谨回家住了几天,陪父母。心知肚明,会有惊喜,所以忍着。佘鳍在江城拍戏,叫嚷着要来家里参观,说:“你小子什么时候买的房子,你知道我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吗?我从狗仔那里。你瞒得倒是好,我一直以为你是住在她家里,没成想房子都早早准备好,新房子是不是要开party,最近我们几个都在这里拍戏,去你家玩一天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