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的车渐渐多了起来,有些避免不了堵车的路口还是困住了周往屿。
四周都是车,前进了一会儿后又被迫停下。
平日如果在这样停停顿顿踩刹车的情况下,应之妤是最容易晕车的,可现在她却没有晕车或者不适的感觉。
应之妤用余光观察着周往屿的动作,他的两只手搭在方向盘上直视前方,踩刹车的动作很轻,游刃有余又不紧不慢。
“还困吗?”周往屿又问了一遍,他将手放在出风口探了探,将档位又向上调了一格,“你可以睡,没事。”
应之妤拿起水拧开瓶盖,“不用,今天起得有点早,现在不困了,”她看向周往屿,“你呢?”
周往屿收回手,将车开到了左转车道,“鱼场都是早上开工,我不困。”
“在你们鱼场工作都是几点起床?”应之妤问。
“我大概七点,有些打包师傅四、五点就开始工作了。”
应之妤点头,“我知道很多花鸟市场和鱼市开门都很早,你们鱼打包好之后是不是还要送给过去?”
“有些是送到鱼市和实体店,有些发快递寄到外地,还有一部分是顾客来自提。”周往屿回答。
“那你们销售渠道还挺广,”应之妤感叹,她继续问道:“你们有自己的实体店吗,网店呢?”
“没有实体店,网店还在筹备。之前在准备鱼房的事情,这些项目暂时搁置了,”周往屿顿了顿,“从现在的市场看来,实体店的效益并不客观。现在网购是主流,鱼房筹备好之后,有了好的饲养和拍摄环境,我会把网店提上日程。”
听到这里,应之妤有些意外,“你决定继续做鱼房了?”
周往屿颔首,“嗯,决定了。”
应之妤欲言又止,她本想问那些鱼场师傅的看法,想了想不知道怎么开口。
周往屿主动说:“人不喜欢改变是正常的,尤其是面对新事物时,那些鱼场师傅不愿接受我很清楚,也能理解。”
“那天你说希望我们的鱼场越来越好,止步不前是不会有进步的。我上周请了几位师傅开始收拾搭建鱼房,不日就能完成了。”
他在开车的时候目光专注,说话的语气平静真诚,“鱼房是新的尝试,鱼场也我会继续做下去。”
在应之妤眼中,周往屿的年纪不大,为人沉稳专注,做事细心坦诚,在这个年代能遇到这样的人很是难得。
至少应之妤是这么想的。
听到周往屿的决定,应之妤由衷地为他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