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6页(1 / 1)

魏桓走进花厅,看刘衡在一众举子中长身玉立,宛如鹤立鸡群,笑着走过去与人说话,又亲切地拉了刘衡的手,将他带到杨舒达面前,“你是这次乡试的亚元,我记得同安府的院试是杨大人主持的。你也不能忘了院试时对你有知遇之恩的杨大人。杨大人跟我是同年,当年我俩可是同科进士,你可曾拜谢过杨大人?”

他态度亲切和蔼,就如一个长辈提携指点一个后辈。

“多谢大人提点,刚才已经拜谢了杨大人。”刘衡脸上带了感激之色,神态依然从容,不见巴结阿谀之态。

如此沉稳,倒是让人对他更高看一眼。

魏桓更是笑得开怀,看向刘衡的眼中,带着无法掩藏的骄傲、欣赏之态。

杨舒达看着两人哈哈一笑,“魏年兄,你与刘二郎这样子,看着真像一对父子啊。”

第122章欲予总被拒

官场中人,尤其是能从进士升迁的,个个都是人精。

杨舒达当然不知道魏桓与刘衡会有什么关系,当初院试后,还将两人容貌相像的事写进信里,跟魏桓做笑谈。

那时魏桓也未在意,只当杨舒达是找个话题表明与自己的亲近而已。两人一个京官一个外放,自然要多谈些闲话以联络感情。

现在,杨舒达看魏桓对刘衡的态度,马上明白魏桓对刘衡不一般。他知道魏桓膝下空虚,现在看他如此提携刘衡,还一副长辈模样带刘衡拜谢自己。

杨舒达刚才还只叫刘衡名字,现在亲热地称了一声“刘二郎”,态度更显亲昵。

显然,他是看魏桓对刘衡的亲切,卖魏桓一个面子。

到底是两人真有关系,还是魏桓太想有个儿子而移情?无论是哪一种,他当然都要凑个趣。

而且,他知道魏桓膝下无子,父子两字也是提点刘衡。刘衡若是个知机的,认下魏桓为义父,不也是一桩美事?

所以,他说完之后,笑着看向刘衡,等着刘衡顺势提出认义父或者其他名头,自己再看魏桓神色来个顺水推舟。

没想到,刘衡却是个死板的,他一本正经地说道:“先有杨大人知遇提点,再有魏大人提携后进,师恩如父,学生遇到两位大人,实在是三生有幸。今日第一次见到魏大人,学生都吓了一跳。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今日才知此言不虚。”

“二郎过谦了,这也是你寒窗苦读,学有所成。”这是看不出自己的提点,还是不愿意?不论哪种,杨舒达都只能哈哈一笑。

魏桓在边上暗自点头,很是满意。杨舒达送了个台阶,刘衡若是趁机认自己为义父,却是失了风骨。现在几句话,不卑不亢,更见姿态。

刘衡这话,将杨舒达院试取中自己放于前,再提魏桓乡试录取自己,还着重强调了鹿鸣宴是自己与魏桓第一次见面,自然是为了告诉大家,此次乡试,自己能榜上有名,靠的是真才实学。

但是,魏桓确定刘衡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今日鹿鸣宴初见,为了自己的官声,他还不能马上认下刘衡,但是可以铺垫一二,所以,他叹息一声说道,“杨大人这话,倒是勾起我的心事,唉!”

“魏年兄怎么了?”

“当年我也曾有一子,不慎没了。看到二郎,感觉分外亲切,倒让大家见笑了。”他跟着杨舒达亲切地称呼刘衡为二郎,关系一下贴近不少。他的话语义含糊,尤其这个没字,可以理解为死了,也可以理解为丢了,这么含含糊糊地说出来,让人浮想联翩。

还未等其他人询问,刘衡却是带着一丝惶恐说道,“今日欢宴,引得大人伤怀,都是学生之过。”

“我也是一时想起往事,二郎切莫自责,与你何干啊。”看他这么自责,魏桓不能再感慨下去,否则让刘衡如何自处?

其他人自然也不能再多问,魏桓本想趁着这次机会,说自己有个孩子遗失,待阳山村的心腹回来,诸事处置后,他就能当众认子。主考官找回丢失的亲生子,此子还是亚元,传到京中,也能成就一段佳话。

但是刘衡这么说,他其他的话只能咽回去,想想有了当众这么一句话做铺垫,将来再如何说也算有个由头,遂也不再开口。

从狂喜中清醒过来后,他叫过解元,又勉励了几句,带着两人与朱彤等人攀谈。

厅中一时谈笑风生,举人们看魏大人带着解元亚元引荐,感慨这位恩师实在是心怀仁慈、肯提携后人。

陈有福与裴秀站在一边说话,看厅中的样子,笑着问裴秀,“二郎与魏大人难道有旧?”

裴秀摇头,“二郎自小住在明水县,连同安府都是府试时第一次去,家中清贫,只靠寡母织布绣花维持,除了族人,从未听说有什么亲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