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丛闵百思不得其解,在他的认知里如果能用历史的数据预测未来,那相当于直接把股市里看不见的手找了出来,这简直就是明牌炒股了。
张丛闵:“所以你是认为贷款频率,资产交易数据是导致股市危机发生的原因?”
陈亦桐摇摇头:“我不懂经济,不知道这些因素是否是原因,我只知道我的数学知识告诉我,这个模型是有效的。”
叶瑄融合前世的知识,其实已经了解了陈亦桐这个模型的核心,他相当于把金德尔伯格的泡沫经济理论给具体化了。
叶瑄:“张教授,实际上陈亦桐就是用模型和数据解释了金德尔伯格的泡沫危机理论的正确性。这个模型认为,外部经济体系的冲击会导致股市波动,例如资金过剩会过度发放贷款,从而资产交易过度、资产价格暴涨,然后参与者队伍扩大,加大泡沫,最终导致资产价格暴跌产生危机。”
张丛闵:“你这样说我就明白了,金德尔伯格自己可能都没想到,自己当年饱受质疑的理论,被一个高中生证明了。”
陈亦桐不可置信地盯着叶瑄,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模型代表了什么经济规律,他只知道他能从海量数据中找到这样一个合适的模型。
张丛闵仔细翻看陈亦桐交上来的数据报告,是越看越着迷,作为国内最早发《journalofenoics》的教授,他没有想到他能像今天如此失态。
张丛闵激动地拉着陈亦桐的手:“亦桐,不知你是否可以帮我仔细讲一下这个模型背后的数学逻辑,我来帮你梳理背后的经济学逻辑,如果可能的话,我想邀请你和我合作一篇论文。”
叶瑄立刻警醒,前世她看过太多导师窃取学生成果的事情,她知道陈亦桐这个成果有多么的厉害:“那张老师,您这篇论文准备怎么署名呢?”
张丛闵:“一作肯定是要挂咱们院长的名字,陈亦桐付出那么多,我就不要二作了,我挂通讯作者就行了。这篇文章估计能在国际顶级经济学期刊上发表,陈亦桐可能成为这个期刊最小的作者。”
叶瑄心里在冷笑,张丛闵看起来好像给了陈亦桐多大的恩赐似得,最重要的一作和通讯都拿走,给了最重要贡献的陈亦桐一个二作。到时候文章发出来了,张丛闵完全可以把成果占为己有。
叶瑄还没开腔,陈亦桐先发问了:“那叶瑄呢?”陈亦桐虽然不懂期刊挂名规则,但是他知道张丛闵压根没把叶瑄考虑进去。
张丛闵挠挠头:“这个小姑娘可以挂一个三作?”
陈亦桐摇摇头:“抱歉,张教授,我觉得这样的安排并不合适,我觉得叶瑄应该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如果不是她我想您也看不懂这个模型。”
陈亦桐这个话是相当不客气了,相当于直接骂这位在国内有点分量的教授不如一个门外汉高中生。
张丛闵:“不可能,没有我的铺路,你们的文章别想发出去,而且到时候丘赛我也受邀作为商业经济部分的评委,你们可要想清楚了。”
陈亦桐:“那谢谢张教授你今天的指导,这个模型我们可以dú • lì完善。”
张丛闵也没有再纠缠下去,反正他现在有了陈亦桐模型里的核心因子,也不难复刻出来,到时候抢先发出去,谁会信他抄一个小孩的模型。
作者有话说:
1早培一般是指人大附中早培,2010年开始,招收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可以直升人大附,人大附中的大多数竞赛苗子都是早培出来的。超常教育实验班有很多,九十年代全国有几十个初高中设置贯通的超常教育实验班,但是10年之后基本都消失了。但是这种实验班后来都变味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超常儿童培养和大学教育的少年班其实完全没办法接轨,其实这些年中科大少年班也变味儿了,招的大部分是提前一两年的高考生,和十几年前的培养目标已经不一样了。
2首先说明这一章里的预测股市危机的数理模型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就算有机构做了,那敏感度也不会很高。
这个情节是为了体现陈亦桐的数学思维能力强,能把海量的经济数据抽象成数理模型,而不是和传统计量方法一样,调整模型去拟合数据。
3这里提到的金德尔伯格的泡沫金融危机模型是指主要由投机性导致的资产价格严重偏离基础价值的过度上升,随后迅速回落的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虚假繁荣和衰退的典型市场失灵现象。泡沫经济常见的载体是债券、股票、房地产等。
这里相当于说金德尔伯格的理论的正确性没办法证明,更加类似于一个经验理论,陈亦桐通过数理方法证明了他的理论的正确性。(现实中当然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