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一时安静下来,厢房的门又开了,是宋修文拢着大氅进来。
潘振玉贴在陈聪身旁坐下,说:“我听张俭提过闵大人,先生才智过人,我替望山多谢你。”
宋修文解开自己的大氅,露出里头一摞厚厚的卷宗,他站在门边抖落身上的露水,今夜外头露大,估摸着明日要起雾。
闵疏目光不着痕迹地从潘振玉身上扫过,又落到陈聪盖着毛毯的膝盖上,说:“潘大人不必谢我,我救先生,是为着私欲。”
他和梁长宁靠得近,梁长宁伸手揽了下他,于是他沉默片刻,又说:“我读过潘大人的策论,《地安疏》是绝妙革新之法,虽然土地改革年年都有人提,潘大人退朝后,近十年里,再也没有能够如此一刀见血的文章见世。”
潘振玉自哂一声,也沉默了片刻,才说:“七年前,我和陈望山一同入京赶考。陈望山那时候还不会跑马,我就教他。放榜那天,他高居榜首,我的名字就在下头和他挨着。春风得意马蹄疾啊……后来入朝为官,我与他同做了几日监生,先帝贤良,曾委婉劝告不可急功近利。可那时我太年少,又一心想要拔除税收弊端。我写了《地安疏》,这是我一生中最得意的时候,后来在塞北多年,每每想起,又觉得那其实是我不该做的事。”
“是我连累了陈望山,我后来听说他为了救我去拦茂广林的车,生生磕坏了额头,还留了疤。”
陈聪摩挲着自己的残肢,说:“今日不论往事,只论来日。”
闵疏不知道这些旧事,他只隐约听过茂广林的名字,知道他做过内阁首辅。茂广林辞官那日,文沉曾召见过闵疏。闵疏那时候还小,但也逐渐开始学习分析朝中局势。
文沉评价茂广林,说他是“十年帝师出两代帝王”。
“只可惜茂广林是直臣,要拉拢他实在太难,他一心在君在民,权势钱财于他而言都是云烟,这样的人是君子之剑,得不到,也不能让他人得到。”
茂广林已经老了,他活不过百年,他在朝时殚精竭虑,心忧成患,几次与先帝议事时咳血,太医说这是积劳成疾。
所以文沉甚至没有暗中对他下手,闵疏问过文沉,“父亲,您从前不是教我,一旦下手就要有万全之策,不可给敌人留活路吗?”
闵疏觉得杀茂广林实在太容易,这样一个垂垂老矣的病躯之体,冬日里泼一盆冷水就能抹除。
文沉笑起来,说:“将死之人,不必浪费刀了。”
闵疏垂下眼帘,再抬起来时,宋修文已经坐在了他的对面,他带了危移一案的卷宗来。
小半年前宋修文还是宁郡的一个太守,梁长宁把他提上来放在大理寺,他也知恩图报,做事逐渐有了样子。
他站起来行礼,把案卷摊开,说:“危移案陷入了僵局,王迹验了尸,确确实实是死于刀剑,龙脊山发现了掉落的绣春刀,但伤口却不是绣春刀的痕迹,因此应三川绝口不认他那夜见过危移。危浪平上奏要亲自审问应三川,刑部当堂驳回了他的奏请,连皇上也没应允。”
梁长宁说:“绣春刀是锦衣卫的佩刀,应三川在北镇抚司任职,调的人也都是西大营的兵,怎么跟绣春刀扯上关系的?”
“因为那日封山查人的官兵里混了锦衣卫进去,说是圣上的旨意,只是锦衣卫直属御前,谁也不敢过问内里详情。”宋修文说,“我猜,是皇上在替应三川善后,只是不知应三川在替皇上办什么事情,竟然做出这么大阵仗,还能叫皇上偏颇。”
闵疏和梁长宁自然知道他在做什么事,他在替梁长风抢劫危移手里的私盐。算算日子,黑来砚应该已经将这批盐运到了暨南,再过几日,就能混在暨南来往的粮商队中流往塞北。
陈聪翻开卷宗,细细查看上头各人的供词,翻了两遍才递给潘振玉,问:“应三川涉案,他如今怎么样了?”
“摘了腰牌,扣在宫里呢。”宋修文说:“要审他,得从宫里提人。皇上虽然摘了他镇抚使的腰牌,却仍旧叫他在御前伺候。”
梁长风摆明了是要扣着应三川不放,梁长风虽然在朝堂上冠冕堂皇地说着交由大理寺并刑部会审,但此后谁要提应三川审问,都免不得要从梁长风面前过一道。
“此案关键,在于危浪平。”闵疏说,“要让他咬死了应三川,这案子才有破处。”
那就要看危浪平敢不敢了。
陈聪说:“我曾听闻过危浪平此人,他分外重情义,是个严厉的兄长。危家没落后,危浪平带着危移入宫求了先帝的恩旨,一路把危移拉扯大。后来先帝看中他的品行,又念及他与温阳长公主儿时情谊,这才赐了婚。”
潘振玉偏头看了他一眼,像是有些诧异他还会关心这些京中轶事。
陈聪又说:“或许可以激一激他。”
闵疏思虑半晌,几次张口欲言,又闭上了嘴。梁长宁猜出他要说什么,他按住闵疏的腰,摩挲两下,开口道:“只要扣着危移的尸体,迟迟不许下葬,危浪平自然要八方问罪。”
陈聪一挑眉,想透了他的意思。
宋修文说:“好招,我明日就上折子结案,刑部必定不愿担责,肯定会把危移提走扣留。”
闵疏掩在外袍下的手按在梁长宁的手上,梁长宁还是握着他的腰,他翻过手掌,跟闵疏十指相扣。闵疏抬头看他,二人静静对视。
闵疏的目光里平静,他知道自己心里想的什么梁长宁都了如指掌。
这意味着梁长宁还能猜出他更多的心思,如果闵疏想要策划一场逃离,那他很有可能避不开梁长宁。
但梁长宁从头到尾都没有表现出一点异样,这是为什么?
闵疏收回目光,在暗中思索。
唯一的可能,就是梁长宁不仅猜出他的身份,他还已经着手在调查了。否则梁长宁不会和他赌荷花的死活,现在想起来,那该是隐约的警告和预示。
可那又如何?
梁长宁纵然有通天的本事能在冬天叫荷花绽放,那株荷花不还是死了?
闵疏扯开嘴角,轻轻一笑。
第66章结党
昨夜下了一场大雾,天一亮,暴雨就噼里啪啦砸下来,松动的青石板被马蹄踏过,立刻迸溅一地泥水。
马车落在北镇抚司衙门前,立刻就有配着绣春刀的锦衣卫撑开十二骨伞等着,刑部尚书孙供从马车里踏出来,一脚踩在车架下跪着当踩凳的内侍背上。
他疾步进了衙门,正堂里坐着北镇抚司指挥同知冯道成,右侧是督察院左都御史蒋知。孙供止步于正堂前,目光落到了下首里端正坐着的危浪平身上,危浪平同侧,是大理寺少卿宋修文。
危浪平面无表情,吹开了茶盏里的雾气。
孙供又把目光投向了指挥同知冯道成,二人并无太深交情,不过对视一眼。孙供一掀袍子,抬脚跨进了半尺高的门槛,说:“怎么,督察院并大理寺同堂而坐,是要三司会审?那危大人一个吏部侍郎来做什么?”
衙门外头被北镇抚司的人围得密不透风,衙门里头一字排开的全是带刀锦衣卫,他们带着暗色竹笠沉默地站在雨里头,任凭雨珠子流水似地淋在头上。
天色太阴沉了,衙门里没有点灯,只靠着窗纸透光。
孙供移步坐下,当堂都是重臣,没有人能独居高堂,于是冯道成也落座在他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