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明,喏”,裴兴越把一叠论文初稿递给他,“我写完了,你修改完之后拿去给邵老师看看,没什么问题的话就投稿吧!”
邵老师?
景明微笑起来。
邵萍近期一直躲着他走。
正常,任谁干了那样的事情,都要羞愧的。就算及时悬崖勒马,但见到景明的时候依然尴尬。
“好,我知道了”,景明接过论文,“我这边还有几篇要写,写完了一起发给邵老师”。
裴兴越点点头,轻笑一声,“你打算发去哪儿?”
“我想冲一冲《机械工程学报》、《华夏科学工程技术》、《光学与微电子》之类的核心期刊”。
这种成果,是不可能发去外文期刊的。
而景明列举的这三本期刊,都是国内这些领域里顶级的中文期刊。
“这些都是核心期刊,对于我们而言,难度是不是太高了?”
景明了然,不是文章质量不够,而是国内的许多核心期刊一般是为教授、副教授们准备的。
审稿的时候除却有文章质量因素,还涉及到教授本人的学术名声。
像景明这样无名无姓,连单位保不准都只能写“S市第九中学”的,期刊编辑可能连看都不会看,直接就扔进垃圾桶了。
不,是肯定不会看。
所以景明只说“冲一冲”,保不准就有哪个编辑初筛的时候多看两眼呢!
不确定性太大,裴兴越退而求其次,“其实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国内的省级期刊,或者S大的学报,也不错”。
这个建议其实很实用,但景明摇摇头,拒绝了。
“我们现在有了仿真模拟的数据,但是还不够”。
说白了,纸面上的数据很惊人,可供景明撰写优质论文,但也仅限于此了。
只有实际成果才能够证明自己的论文,才能够撼动世人,让他们意识到光刻机真的推进到28nm了。
“你是想……?”
“对”,景明站起来,“我向邵老师申请了,希望能拆掉光刻机,实地检测”。
“邵老师能同意吗?”
裴兴越的疑问也是微电子学院院长毛向杰的疑问。
“邵老师?你怎么会同意这么荒唐的事情!”
毛向杰都要怀疑邵萍是不是昨晚没睡好,脑子出问题了。
景明要申请拆掉光刻机。
这个景明是谁?
“他是我学生,很有天分的,才两个月就制作出了物镜系统,并且通过了仿真模拟,将线宽推进到了28nm”。
邵萍据理力争,“所以我才希望能申请拆开那台机子,将景明的物镜系统装上去,看看能不能实际制造出一枚合格的芯片”。
毛向杰看向神情坚定的邵萍,叹了口气。
“不可能,他就是个研究生,要是拆坏了,那可怎么办?”
“院长……”
“就算有你为他作保,那也不行!”
毛向杰坚定的拒绝了。
“院长,我的意思是……”
“不行!”
毛向杰再三拒绝,“邵老师,我跟你说,这个真不行。两千多万的仪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