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朝阳把他推到一边:“我怎么知道,我以前又没干过,不过以我自己的经验,应该会有人相信。”
果然,又过了五分钟,下面跟评数量多达1000+,所有人都在感叹这个看着像骗子的发帖人居然胆子大到将具体时间都写出来了,估计是真的,几个人聚在一起开始讨论。
跟评论的人越来越多,眼看着这一条刚发上去的帖子有冲上热搜的几率,魏朝阳忽然有点害怕。
“你说我们会不会被扒出来真人信息,比如说地址啥的,会不会有疯子或者国安局的人找到我们,我们不会被网警打击吧?”
吴理友好的笑话她想太多:“网上发这种帖子的人太多,每天没有一万也有一千,谁有心思来管我们。只要不踩网络明文规定或者潜规则定下来的红线敏感内容,不会有事的。”
“况且,”他强调,“我们这是在救人,即使真的发生了什么又怎样?在做之前我们都应该做好准备。”
魏朝阳想想也是,是她矫情了。
回家之前她和吴理互换了手机号,还加了最近最流行,几乎人手一个账号的社交软件好友。临出门的时候好奇的问:“你到底是怎么预知到灾难的,能告诉我吗?”
她本以为吴理不会回答,没想到他直接说了:“我和你有点不同,我……像是动物系的人类,有着敏锐的对危难的感知里,如果是大事会提前在闭眼的时候透露给我,所以我才会知道,希望你不要惊讶介意,我其实和你没什么不痛,受伤也会痛,没什么研究价值,请替我保密。”
魏朝阳乐了:“原来你也害怕被送到研究所,安啦,我不会告诉任何人的。”
说完想起来身边还有个“人”,她心虚的补了一句:“下次给你介绍个朋友认识,说不定你俩能有点共同语言。”
自己当面说穿了什么的,不能怪她吧?
回到家魏朝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触房贷以及购买人的权利,连合同都准备去找律师上银行商量着解除,该赔付的赔付,该拿回的拿回。几天之后,她看着卡里面返回来房屋购买金,唏嘘不已,然后连夜打包和楚河车搬家进了酒店。
楚河车:“!!!???”
动作这么快的吗?决心也下得太坚定了一点吧?他都没反应过来。
他站在魏朝阳面前问:“不心疼吗?”
对方点头又摇头:“那又有什么办法,就像你说的,真到那时候钱就是废纸,我们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两说,所以剩下的这一年我想边打工边环游中国,把一些跟我有一样想法的人聚集起来,想办法去救更多的人,尽力而为吧。”
这一晚,两个人睡得都有些晚。
躺在床上,魏朝阳问楚河车:“哎,你这家伙上辈子到底是怎么认识我的?”
楚河车不说话,她又继续问:“为什么你能在我脑子里说话?感觉好奇怪哦!不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过了很久楚河车才问她:“你相信ai数据有一天会有自己的灵魂吗?”
21世纪发展到现在,人类对于人工智能已经丝毫不陌生,但普罗大众对这种技术的认知仍然停留在“人为制造”、“仿真工艺”、“消耗品”、“充电既有可能”等固化,甚至说是非生物化的概念范围里,没人会想到有一天智能ai数据人有一天也会像他们一样真正有自己的意识,哪怕一些智能机器人已经能够在系统的加持下像正常人类一样实现对话,做一些简单的有智慧的工作,甚至是在大学课堂上亮相。
尽管网上流传着智能机器人参战的说法,但仍然很少有人觉得这件事会成真,就如同他们下意识将ai数据人视为纯人为制造所出,且不会有任何威胁一样。
--------------------
第十四章
==================
在这种背景前提下,按照楚河车以前的性格,他或许会对别人看待这种想法的态度嗤之以鼻,但对象是魏朝阳,时光又穿梭了50年,再回头看,他不禁觉得沧海桑田,并且在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好不波澜,并没有与她初相识之时一样,心里多少还带着一点想知道的欲望。
其实他早已经知道答案,只不过在这个与之前十分相似的场景里,他特别想要再次重温一下这个问题,想要从中找寻一点记忆中当初她毫不在意甚至非常欢欣雀跃的样子,每当这个时候他也会下意识的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心跳的正常人,而不是一堆冰冷无情的数据。
他摸着自己的心脏感慨,或许有一天做一个真正有温度有心跳的类人数据进化体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些年这个念头一直在他心里盘旋不定,一是因为他本身是相信有这种可能的,二是因为他内心的渴望已经到了无法忽视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