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页(1 / 2)

几分钟后,附近号舍的考生居然听到刚才烤腊肠的方向传来淡淡的奶香和果香的混合味。

天理难容,天理难容啊!

怎能有人在贡院的号舍里吃得这么花样百出!

第64章

乡试第一场考两门,分别是经义一篇和四书一篇。上午的经义需要写五百字,下午的四书写三百字。

秋羲原本以为这经义和四书加起来也才八百字,不就和中学生作文一样么,小菜一碟。后来真开始自己刷题练习,写起来才知道那叫一个烧脑,有那功夫他能刷多少张数理化试卷了。

因为秋羲万万没想到大齐的科举竟然还要考八股文!

要知道八股文是明清的科举专用文体,这里既没有明朝也没有清朝,它居然会有八股文。

好在秋羲过目不忘,前段时间把柳郁写过的四书义和经义背过几篇也就琢磨出一些规律。

因为他是中途进的国子监,这些基础的东西老师早就讲过,不会再给他重新讲,所以是柳郁又帮他梳理一遍,秋羲这才终于明白里面的弯弯绕绕。

不过大齐的八股文不叫八股文,而叫齐八段,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而已,写法要求都是一样的。

齐八段的文题花样百出,光是题型就有几十种,什么截上题、两截题、三扇题、比兴题、叠句题,竟然还有游戏题等等,五花八门,光看主考官喜欢玩儿什么花样,考生只能乖乖受着,难不难全看运气。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贞元帝是个喜欢求仙问道的,崇尚道教,自然就会打压儒生在大齐的地位。要知道八股文可是提升儒家地位的利器,先朝时乡试三场中第一场的齐八段最重要,到了贞元帝这里,八股文是什么,一边呆着去,他老人家喜欢第三场的策论。

策论虽然要写一千五百字以上,但秋羲现在半点没压力,因为策论要求“文不藻饰”,还要“务必直言”,他喜欢。

第二日,八月初十,天色蒙蒙亮考生们便纷纷起床收拾吃饭准备等待发考卷。

秋羲取下桌板挡在号舍门口,从系统的储物格里取了些水简单地洗脸漱口,然后吃过早饭便等着考场的铜锣响。

不一会儿,官吏便敲响铜锣。

秋羲接过试卷,提着笔杆镂空的毛笔端正地填好户籍信息和姓名,这才开始看文题。

前朝科举时都是主考官当堂书写考题,再由官吏举着贴了考题的题板在号舍间巡走,考生自行抄录考题进行作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