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佗接到的军令,是押送魏人俘虏回乡后换取粮食,然后再押送这批粮食和即将沦为奴隶的魏人前往大梁交付。
先前他们从荥阳到户牖乡,数百里路程一路安全走下来,是因为这些魏人青壮知道自己是要被押送回乡,故而十分听话。但现在,他们却是清楚的知道自己被押到大梁后,就会沦为秦人的奴隶。
这样一来,路上就少不了寻机逃亡的事情。
总会有人,用性命搏一搏自由人生。
对此,赵佗并不留情,一连砍下五个逃跑者的脑袋。
当湖满鲜血的人头插在矛尖上,展示在那些魏人面前时,魏人们终于低下脑袋认命了,不再想着逃跑。
慈不掌兵。
这是赵佗领兵过程中学到的东西,该杀便杀,不管是对下属还是对待俘虏,一切以完成任务为准则。若是过度仁慈,只会滋生祸乱。
解决魏人逃跑的问题后,接下来摆在赵佗面前的是路线问题。
从户牖乡前往大梁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先南下去外黄过夜,然后从外黄往西走,一天后抵达陈留,再从陈留前往大梁。
这一条路的好处是可以去外黄见一见杨熊和赵贲,而且因为是交通大道,沿途都处于秦军的重兵控制之下,外黄城有七百秦军,陈留更有桓昭的大部队在。
不过坏处,也是显而易见。
所以赵佗略微思索后选择了第二条路,直接从户牖乡一路往西,顺着通往荥阳的道路走,然后中途从一条岔道南下,前往小黄过夜,再走数十里,便可抵达大梁城。
马车滚滚,车队在西行道路上开拔,赵佗回望户牖乡,心中略有遗憾。
他并没有得到陈平的效忠。
原因之一,是他来迟了,陈平已经当上了张氏的女婿,生活用度不愁,家中还有娇妻陪伴,在户牖乡颇有地位。这种条件下,正常人都不会选择离开老家,跟着赵佗离去。
在傍上张氏之前,陈平家中贫困,更被乡人传为「盗嫂之徒」,处境十分困难。
赵佗如果能在那时候前来,帮助陈平摆脱困境,很有可能让其归心。
锦上添花总不如雪中送炭。
虽然后面有赵佗为俘虏求情的事在,但他办的不够完美,最后变成了以人换粮,陈平对他的感激有限。
当然,赵佗感觉最大的原因还是自己如今年岁太小,地位也不够。
如果自己是真正的将军,身居高位,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开幕府,以幕府中的官职相邀,陈平想必不会拒绝。
如今赵佗只是个区区五百主,虽然暂管着一千人的部队,但终归职权太低,给不出吸引人的东西。
就像当初的丽食(Y)其(j)一般,赵佗虽然说动他出山,但在小黄立下一功后,因为外黄之战中无他用武之地,丽食其便借着照顾弟弟的借口回了陈留。
究其原因,还是赵佗无法为对方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若赵佗是领兵大将,能够随心所欲的指派丽食其前往相应城池立功,对方肯定不可能离去。
「管他的,反正军吏调任,也不能带走原本的部下。就算现在将陈平和丽食其收入麾下,一旦我被调走,他们还是不能跟我同去。等他们再多成长一段时间吧。至少这一次,我在他们心里肯定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将来未必没有收入囊中的机会。」
赵佗在心中开解自己,同时又憧憬道:「荥阳之战斩获众多,还擒获了魏豹,这般功劳,一定可以让我升爵到五大夫。这次押送粮食前往大梁,在那里应该就能将爵位颁发给我了吧。」
「五大夫啊,昔日那个蒙裕,也只是五大夫爵位吧。」
就在赵佗心中暗
想时,黑臀骑马过来,对赵佗嚷道:「公乘,前面有一群魏人,里面那几个像是轻侠之徒,咱们要不要派人去抓起来问问?」
听到这话,赵佗眼睛微眯,看向前方走在路侧的一群魏人庶民。
大概有四五十人之多,其中有一部分是拖家带口的魏人家庭,里面有妇孺老弱。
另外还有十多人则是身着布衣的年轻男子,他们腰间配着剑,从行为举止来看,应是魏地的轻侠。赵佗注意到,那些轻侠中,还有个戴着儒冠的男子,竟是个儒生。
见到路上有大批秦军过来,那个儒生和轻侠们反应最快,径直往旁边的林子里钻。剩下的魏人庶民有的跟着钻进了林子,有的见秦军过来,都吓傻了,竟跑不动路,趴在路边瑟瑟发抖。
「应该是想要迁徙到其他地方。」
赵佗心中一动。
秦军主力部队屯聚在大梁城外,其余的偏师也主要收缩在陈留等重要城市。魏国广袤的农村地区,秦军一般只会在乡邑屯驻五十人左右,像户牖乡这种要地,赵佗也只给留下了一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