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养成系男神:听劝后,我成了顶流> 第五十八章:李农大话剧社社长有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八章:李农大话剧社社长有志(1 / 2)

用余光扫着那几个面目扭曲的小可爱,李有志心中不屑。

结合他穿越之前的帅逼经历,他始终觉得颜值高的人,脑子应该也不错。

可是现在怎么完全体会不到!

智商也不行,情商也不够,脸是怎么长的?

领导喜欢的是什么样的下属?

是那种无懈可击,一到单位就锋芒毕露,将所有事情都做的滴水不漏的下属吗?

肯定不是,这种人只会让领导感到恐惧!

俗话说“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下属要是十全十美,领导还有什么发挥空间?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李有志在穿越前,经常在起点上看到一些聪明的作者,会故意在章姐里留下几个错字,让读者老爷们去批评。

一个道理;

你得让领导有施为的余地,得让领导时不时的觉得“哎小伙子不错,但是没有我的指导,他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甚至更进一步,你得让领导觉得“这小子能力还不错,但就是做事有些毛躁。没有我的指导,他可怎么进步啊!这家没我得散!”

只有纠正你的小毛病让你变得更好,领导才会觉得你是他培养出来的——是自己人啊!

所以李有志的操作,张立岩等人不懂。

但是院系里的几个领导怎么能看不出来?

眼看着台阶上,李有志和陈德禄一少一老配合着演绎着《茶馆》,几个领导纷纷打听起李有志的名字。

这头。

李有志的表演还在继续。

之所以选择《茶馆》这一场戏,演秦二爷这个角色,除了被自己找个保护伞的心思之外,也是李有志想验证一下自己肢体表现力的成果。

暮年秦二爷这个角色本身就非常的出彩,现在又有陈德禄给托着,李有志彻底的放开了自我。

台阶上。

“……到而今,抢去我的工厂。好,我势力小我干不过他们。可倒好好地办哪!那是富国裕民的事业呀!”

再次演到这一段,李有志满脸的悲愤的,将他颤抖着的手高高举起。

下一刻,又无力的垂了下来。

带着满心的无奈与悲怆,他用那只颤抖的手,缓而重的敲起了自己的胸膛。

看到李有志这段经过自己点拨,选择了这么一组动作。让整体的表演更加符合人物情绪状态,明显让角色状态更加富有层次和深度,陈德禄只觉得心里边一股甜水就呲了出来。

哎~!

这不比刚才演的好多了?

年轻人听话有悟性,是个大才!

不过更棒的是我!

(`灬)σ什么叫宝刀不老啊!

本来,李有志想的是演到这儿,也就得了。

毕竟就是个小品式表演,一段台词念下来人物塑造一下,差不多了。

可是他没想到,他这台词说完正准备收戏呢,陈德禄的下一段台词直接就递到了自己的嘴边。

只见陈德禄蹒跚着从台阶上起身,用手指点着李有志,满脸的苦笑。

“当初,我开的好好的公寓,您非盖仓库不可。看吧,仓库让人查封了,东西都偷走了。打那会儿我就劝你,别把那产业都出了手。瞧……他非得把它都折腾喽。他办工厂不可呀他,哈哈……”

他明明是在嘲笑,但这嘲笑的并不是秦二爷,也是在嘲笑着自己,嘲笑着命运,嘲笑着那个世道。

感受到陈德禄已经入了王掌柜这个角色,李有志刚想抬起来的屁股果断的重新坐了下去。

坚决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和领导打乒乓球的机会!

将刚想退下去的情绪收回来,李有志也自嘲的苦笑了起来。

“嗨、现在我明白啦。明白了,明白了……”

不断的点着头,李有志抬起手,抓住了陈德禄的胳膊。目光中的悲怆消失了,他变得认真,郑重。

“王掌柜,我求你一件事。”

陈德禄点了点头,客气的弓起了身子。

“哎哎,二爷您说。”

“没事的时候啊,可以跟那喝茶的人们当个笑话谈谈,你说当初有那么个不知好歹的秦某人,爱办实业办了几十年,结果……”

李有志的语气一顿,使劲的摇了摇陈德禄的胳膊,表情活像是咬碎了一蛇胆般苦涩;

“你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就得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就是……千万别做好事。告诉他们,秦某人七十多了,还剩下口气儿的时候,才明白过这点道理,他是个天生来的笨,蛋!”

面对这所谓的委托,陈德禄一拍大腿,哈哈的就笑了起来。

“啊,RB人来了说亲善,这工厂就亲善了去了。咱们这个民府回来啦,这工厂不怎么就成了逆产了。”

看着李有志用颤抖的手指敲着台阶,数落着秦二爷的一生,陈德禄笑的是前仰后合,笑的浑浊的眼泪成对成对的掉了下来。

《茶馆》最后这段,是三个人的戏。

除了秦二爷,王掌柜之外,还有另一个主人公常四爷。

眼看着陈德禄入了戏,马上表演系主任刘维庸就从侧面绕到了台阶旁。

“刚碰着出殡的,我就捡下这么些纸钱。没有棺材,没有寿衣,只好给自己预备点纸钱。”

听到刘维庸的配词,陈德禄抹了抹眼泪,蹒跚的站直身体。

“四爷,二爷,让咱们祭奠祭奠咱们自己!把这纸钱撒起来,算咱们三个老头子的吧!”

“对!四爷,照老年间的规矩,喊起来!”

“四角儿的跟夫,本家赏钱一百二十吊!”

“一百二十吊!”

随着刘维庸的配词,陈德禄和李有志,跟着应了一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