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第二百六十三章 少平的转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三章 少平的转变(1 / 2)

去双水村的路上,王满银和孙少平聊天时,明显能够感觉到对方不一样了。

这个来自黄土高原沟沟茆峁间的后生,在城里生活了一年多时间,正从内到外发生着某种蜕变。

到村口,远远就见老岳父家院外场畔站了一群人。

和王秋生家类似,老岳父家现在也变成聊天场地,几乎每天都围有不少人。尤其那些上了年纪的婆姨闲着没事,吃罢饭就会带着针线过来。边干活边聊,一呆半天。

三个孩子眼尖,看到外公外婆,立刻扯着嗓子喊起来:“外婆,我舅舅回来了!”

很快,对面有两个孩子闻声跑过来迎接,却是少安家的虎子和雅洁。

怕他们摔倒,兰香跟在后边急追。

到近前,两个小家伙显得有些认生。眼巴巴看着,不敢靠近。

“怎么,不认识二爸了,看我给你们买的啥……”说着话,少平从挎包里掏出两个面包。

之前在罐子村时,他也给外甥外甥女带了零食的。

“姐夫,姐,你们回来了。”兰香笑着打招呼。她半个月前已经放假回村,期间去过罐子村好几次,偶尔帮忙干点活。

看到几人回来,村里人纷纷打招呼。

少平面带笑容,一一回应。

王满银则从兜里掏出烟盒,挨个递烟,连那些婆姨也没落下。

这年头,很多婆姨都抽旱烟,有些甚至比男人抽的还厉害。

此刻,不少人看到孙玉厚的儿子和女婿一家,话里话外都带着羡慕。

孙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了,现在绝对能够称得上双水村头一份。大儿子和儿媳妇都在公家单位上班。小儿子考上大学,过几年出来肯定也是吃商品粮的。

那个曾经的二流子大女婿同样不简单。现在人家家里经营着小生意,据说一天能挣半头猪钱。要不然,也不会把代销点让出去。

就看王满银刚才发烟,出手一盒,连眉头都没皱的。

不少人私下里议论时,都说孙家这片崖势风水好,占到地气了。

不但他们,连孙玉厚也这么认为。

大家还是有眼力的,知道少平刚回来,肯定和家人有话说的。

热闹一阵子后,他们就纷纷起身离开。

兰花把带来的东西递给母亲,也挽起袖子进厨房帮忙。

做饭的事情,三个大老爷们插不上手,索性坐院里闲聊。

期间,孙玉厚主动提起王满银家田地的事儿。他知道女婿两口子一门心思做小买卖,对侍弄庄稼根本不上心。

作为一个受苦人,孙玉厚对田地有着很深的感情,实在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他连说两口子如果忙不过来,自己可以去帮忙。

“爸,没事,我和兰花随便耽误一天半天的,就把地里弄好了。”王满银当然不会让老岳父给自家干活,赶忙拒绝。

几人正说着话,就听到院外有声音响起。

“哥,我听说少平回来了?”

随即,孙玉亭两口子进入院内,旁边跟着最小的女儿。

贺凤英看到少平,脸上强堆出笑容:“早上我听门口喜鹊喳喳叫,就觉得今天肯定有啥好事儿。结果听人说少平回来了!”

随着少安少平兄弟俩有出息,贺凤英再抖擞不起来。之前她根本看不上刘二妮,现在都是主动打招呼,像完全换了个人似的。

“二爸,二妈,你们来了!”少平虽然对二爸两口子有些反感,但面上没有表现出来。

孙玉亭和贺凤英登门目的很简单,就是打算中午留在这里混口饭吃。他家大女子今年十七岁,二女子十五岁,都已经到了知道羞耻的年龄,倒是并没有跟过来。

听到孙玉厚客气两句,两口子立刻顺水推舟答应下来。

刘二妮是个厚道人,等饭菜快做好,特意让兰香把孙玉亭的大女子和二女子一起喊过来吃。

另外少安两口子中午一般不回家,而是待在公社食堂吃饭。

大大小小十几个人,刘二妮照例做了两桌菜。除炖野鸡外,还特意炒出两大钵子鸡蛋。家里开代销点后,自家鸡蛋倒不缺了,每天都要给孙子孙女煮一个。

孙玉亭今天过来,并不单单讨一顿酒喝。

等饭菜上桌,他连喝几杯酒后,试探着问:“满银,你消息灵通。知不知道这个包产到户到底什么章程,以后会不会再取消?我听说,现在还有好多地方仍然过大集体呢。”

闻声,坐在另一桌的贺凤英也扭过头,脸上充满期待。

这些年,孙玉亭一直在双水村担任副支书,贺凤英则是村妇女主任。过去几个月发生的事情,让他们两口子感觉像做梦一样不可思议。

之前两口子日子虽然过的穷点,但在村里也是受人敬仰的,无论大事小事都要操心。

失去亲爱的集体后,两口子感觉就像没人疼的孩子一样,生活顿时没了着落。

村里人都变了一副面孔,有些见到他们,连声招呼都不打。

所以从内心里讲,两人更愿意过以前那种日子。只要在村里忙碌着开会写标语喊口号,就能够有饭吃,根本不担心饿肚子。

哪像现在这样,需要亲自下地干活。

孙玉亭每天都躺在家里,对着报纸翻看,希望能够找到什么好消息。可惜过去这么长时间,愣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前段时间被哥哥骂了一顿后,他只好扛着锄头下地。

不过晚上吃过饭后,孙玉亭经常要到大队部晃悠一圈,顺便找田福堂聊聊天,回忆一下前段时间的风光。

王满银对孙玉亭非常了解,自然明白对方话里意思。

“二爸,你自己天天读报纸,啥风向还没看清楚吗?包产到户是大势所向……”

反问一句后,他不再多言。

前几天,权威报纸上还发表头版评论,提起要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大胆干”。文章里特意举例:某个生产队去年偷偷实行生产责任制,今年全队增产粮食三万多斤,平均亩产增长一百五十多斤。

这评论所传递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

也只有孙玉亭这种人,才会装作捂住眼睛没看到,希望继续过着大集体生活。

听完王满银的话,两口子立刻觉得饭菜不香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