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装病被无情戳穿,最终被奈莉按在椅子上签了一上午的字。他就像是个无情的签字机器,拿过一本文件,翻开,浏览,找到铅笔圈出的空地,签字,合上,再拿过一本文件,翻开……好在他的名字并不长,只有十一个字母。
每签一次字,他都无比庆幸自己的父母的英明决定,庆幸自己祖上不是什么欧洲贵族。
否则光签名就得把他累死。中午在墨西哥餐厅吃了顿午饭,下午又是枯燥无聊的签字生涯。
晚间,伯克打来电话,告诉布鲁克林,约翰·曼宁同意了他的提议。实习生不日抵达纽约。
这大概是今天唯一的好消息。翌日,布鲁克林将法官们召集起来,开始分配起诉书。
他昨天晚上利用闲暇时间将起诉书按难易程度进行了分类,要求每名法官分配的桉件都必须难易均匀,不能对起诉书进行挑拣。
并提醒当值法官卡尔·罗伯茨,以后受理的起诉书都按这一分类方法进行分配,不得任由法官挑拣。
当然,布鲁克林并没有直接剥夺法官挑拣起诉书的权力,他只是对此加以限制,要求法官们不得‘偷懒’,只捡着简单的起诉书受理,刷工作量。
分配完毕后,布鲁克林语重心长地说道
“现在纽约很混乱,我相信你们当中一定有人认为受理它们是不必要的。”布鲁克林敲了敲起诉书名单,郑重地说道
“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
“我们是.y!是法院!只要起诉书符合受理要求,我们就应该受理,并及时进行处理。”
“而不是对起诉书呈递的原因进行区别对待。”
“不管原因是什么,不管呈递起诉书的目的是什么,桉件是确凿存在的!这就够了。”
“如果连我们法官都将原被告的背景身份考虑进来,还谈什么公平公正?”
“如果有谁继续抱有这种想法,我劝你可以尽早离开.y,.y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他看过.y近期完结桉件的统计,从四月初到现在,呈断崖式下跌。
整个.y的桉件完结程度可谓是惨不忍睹。这些法官好像都在混日子一样。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桉件,以前需要三天,现在半个月过去了还没结束。
有些桉件甚至是仅仅进行了聆讯工作,挑选陪审员的日期就竟然被排到两个月之后去了。
摸鱼也没有这么摸的!
“这种话不要让我说第二次。”布鲁克林环顾小会议室,目光所及之处,人们纷纷低下头,不敢跟他对视。
“有谁对这项安排不满意,或者不想在.y继续干了,可以私下来找我。”
“好了,散会。”法官们噤若寒蝉,拿着分给自己的起诉书名单匆匆起身离开。
这是布鲁克林第一次在众人面前板起脸发火。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一场枪击事件,一趟波士顿之行,已经让他变得不一样了。
以前他不可能这么直白地训斥同事,他只会默默记下来,然后找机会暗戳戳地进行清算。
现在他不再考虑阴谋,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摆明车马,有什么说什么。以前需要暗戳戳是因为他没有这份底气。
现在哈佛派给了他这份底气,那天下午哈佛法学院小礼堂里那43个人给了他底气。
奈莉、鲍勃跟杰瑞察觉到布鲁克林的变化,.y的其他法官也都察觉到了。
他们不仅察觉到,还比鲍勃等人更清楚这份变化的原因。4月13日,哈佛派大半成员齐聚哈佛法学院,召开会议,这件事在司法界不是什么秘密。
这场会议虽然是哈佛派的内部会议,但并不需要特殊保密,会上发生了什么,外界早就知晓了。
布鲁克林逼走了元老级人物,成为哈佛派指定的未来接班人。布鲁克林能不能顺利从约翰·曼宁手中接过权杖,执掌哈佛派,人们不得而知。
这需要看布鲁克林自己的表现。但布鲁克林已经在司法界取得不低的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
以哈佛派的体量,没人敢无视他们的领头人。哪怕是未来的。不论哈佛派愿不愿意,或者有意无意,4月13日那天的会议召开之后,就已经对联邦司法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以前的布鲁克林只是哈佛的毕业生,充其量是拥有不小的舆论优势,可以称一声未来可期的潜力股。
现在同样是潜力股,不同的是,他已经兑换了一部分潜力。潜力股不可怕,可怕的是潜力股的潜力已经开始兑现,并且有可能全部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