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七百五十五章 三伐议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五十五章 三伐议定(1 / 4)

当诸葛亮率领冀县主力抵达豲道县时,张溪已经按照迷当的策略,伏击了剩余的羌胡三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剩下的羌胡三部,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遭遇了张溪和庞德的联手伏击,不仅丢失了大量抢来的钱粮,自身部族主力也受到了重创,加起来一共损失了近万人,不得不暂时后撤,撤回原来屯驻的县城内。

如今的羌胡三部,被张溪彻底堵在了豲道以东,士气大跌。

当诸葛亮率领主力抵达,了解了情况后,立刻配合张溪展开反击,分兵围攻羌胡三部屯兵的县城,采用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手段,围堵羌胡三部羌兵。

羌胡三部羌人本就不擅守城,再加上钱粮损失过半,士气低落,根本守不了太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各县就纷纷告破。

羌人三部损失惨重,二部首领被擒,一部首领仅带数百随从突围,去向不知。

在南安郡取得决定性的顺利后,诸葛亮也不给羌人喘息之机,立刻派出姜叙领兵,前往收复陇西郡,马岱领军,前往收复金城郡,驱赶盘踞在这两郡的羌人散兵游勇。

至此,秦州羌乱,在军事层面,已经平定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在政治层面安抚羌人,收拢边境人心的事情了。

为此,诸葛亮需要在天水郡暂留一段时间,顺带的,也把已经没有了战事的北军,也暂留在了秦州。

这个决定,多少有点不合礼数。

试想一下,平叛大军在平叛完成后,居然滞留边地不归.不论从什么角度看,这都是个人君忌讳的事情。

如今的诸葛亮,并不是历史上那个“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季汉丞相,理论上讲,他在政务上有一言决之的能力,但军权方面,当初他是承诺不插手的。

为了避免出现麻烦,张溪主动的找到了诸葛亮,询问为什么不回师成都的原因。

而诸葛亮,也正因为这事儿,找张溪商量。

“此番平定羌乱,过于顺利,我意乘势北伐中原,不知元长意下如何?!”

这就是诸葛亮不选择回师的真正原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JJ X
.
J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