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几年过去,转眼校园生活将要结束,小丽已临近毕业,学习反而更忙碌了。
一天上午,小丽和几个同学去教授家,有关毕业论文答辩时,几个关键重点问题,需要向教授请教。
教授五十bā • jiǔ岁,接近六十的人了,头发几乎完全花白,特别和蔼可亲,对学生十分爱护,犹如子女一般。
家中常年生病的老伴,一直卧床不起,儿子一家留在外地,没法侍奉病重在床的母亲,只能利用假期,回家看看老母。
家里的重担,全部落在老教授身上,既要叫照顾躺在床上的老伴,又要教书育人,忙里忙外,几乎拖垮他的身体。
六十年代初,他们全家被下放到农村,前几年落实政策,才回到学校。教授年龄大了,老伴身体不好,几乎没有行动能力。
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以及教授家的特殊情况,儿子是可以随父母,回城照顾他们,不知道什么原因原,迟迟得不到落实。
在当时的情况很复杂,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回城的人太多,各单位人满为患,安置工作困难重重,需要排队等待。教授为儿子回城的事,跑断了腿,也没有办下来,一直拖到现在。
教授住房面积不大,床和书籍,还有一些杂物,占去了大部分,留下的空间很小。当年筒子楼居多,几家共用一个厨房,住房困难是普遍现象。
教授老伴行动不便,常年躺在床上,洗衣服做饭,家里的杂活,全由教授一个人承担。年近六旬的教授,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小丽这些做学生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也无能为力。
小丽他们走到门口,正好看见教授正在忙着家务,他听见门外有人说话,直起佝偻的身体,看见几个学生,说道;“你们来了,有事进屋说吧。”
小丽和几个同学,抬腿迈进去,看到窄小的屋子,堆满书籍和杂物,躺在床上的教授老伴儿,她们有些茫然,请教有关论文的事,没法说出口。
几个女同学稍微犹豫一下,便立即行动起来,帮助教授整理房间,清理杂乱的衣物,帮师母换掉潮湿的被褥。
小丽几人忙了一阵子,打很快就把教授的物品摆放整齐,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停当后,便起身告辞。
离开教授家,她的心情特别沉重,一直在想,教授年近六旬,除教学外,还要照顾病重在床的老伴儿,可见教授生活多艰难,她陷入了沉思。
小丽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教授儿子在外地,帮不上忙,单靠教授一个人照顾老伴,长期下去,非把身体累垮不可。
小丽琢磨着,得尽快想个办法,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能把教授儿子调回来,减轻教授繁重的负担,实为上策。
她自己肯定没这个本事,应该找一个有能力的人,去帮这个忙,谁能做到这一点呢,小丽想来想去,想到了同学曾志远。
曾志远愿意不愿意帮忙,小丽心里没底,只能试试看。一个人去找曾志远,小丽觉得有些不妥,反而容易产生误会,找个同伴一起去,比较合适。
想到这里,小丽立刻采取了行动,约好同宿舍好友,两人去找曾志远,她俩站在路边,也就是曾志远每天,必须经过的地方,还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和过往的同学打招呼。
不大一会儿,曾志远走了过来,看见小丽向他招手,他殷勤地走上前,说过几句客套话,三个人开始聊起来。
闲聊当中,小丽室友有意把话题,转到教授身上,说道;“昨天,几个同学去教授家,他们家情况,实在令人辛酸。”
曾志远问道;“教授家什么情况?听说老伴有病,不会像你说的那么不严重吧?”
小丽室友说道;“你这公子哥,整天高高在上,从来不去教授家,也不关心平民百姓的疾苦。”
曾志远说道;“说得哪里话,我这人粗心大意,没有你们女同学心细,富有同情心,多愁善感,还知道心疼别人。”
小丽说道;“好了,好了,你们两个不要拌嘴了,说点正经的事,好吗?”
曾志远说道;“有什么正经事,你们就说吧,需要我帮忙的话,那就下令吧。”
小丽看了室友一眼,问曾志远;“确实有一件事需要你帮忙,你能不能找个关系,把教授的儿子调回来?”
他犹豫了一下,说;“我就知道你们‘无事不登三宝殿’,既然是教授的事,我肯定会全力以赴的,不过,这件事不太好办,难度不小,办成办不成,我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小丽说道;“曾志远,教授家的事情,你要尽心去办,成与不成,只要你努力了,没人会怪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