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伟见母亲气色不错,问道;“妈,病好利索了吧,身体恢复得咋样?”
母亲道;“从医院回来,一直静养着,家务活你爸不让我干,身体恢复得差不多,基本上算是好了。”
方伟听母亲这么一说,心里踏实了些,说道;“妈,家务活你不用干,也不用操心,安心把病养好,这就是全家人的福气。”
父亲说道;“你来信说见到小丽了,她对你帮助不少,明年去的时候,多带一些咱们这儿的土特产,好好谢谢人家。小丽已是大姑娘了,结婚了没有?她父母身体还好吧?”
方伟赶紧拿过小丽,让他带回来的礼物,说道;“这包里是小丽父母送给,爸的两瓶茅台酒,还有送给妈的进口水果。”
父亲说道;“这么贵重的礼物,我们平头百姓,怕是受用不起”
方伟说道;“爸,你说的哪里话,小丽父母挺想你们的,让我代问爸妈好,如有时间,去他们那边住几天。小丽父母身体很好,休闲在家,他们让我代问你们好。”
妹妹插嘴道;“哥,好多年没见小丽了,现在变得很漂亮吧?”
方伟扭过头对妹妹说道;“小丽挺想你的,让你抽时间去一趟,她领你逛逛南岭市,还要好好招待你。”
妹妹笑着说;“哥,爸问小丽结婚了没有?你还没说呢。”
方伟说道;“小丽没结婚,正在处对象,是她父亲老战友的孩子,是个当兵的,还是个连级干部。”
妹妹说道;“哥,你见到小丽告诉她,我也挺想她的,有时间回咱们这儿看看,别让小丽忘了,咱们这儿可是她成长的地方。”
父亲接过话茬说道;“小伟,你年龄不小了,婚事该抓紧了,跟你年龄差不多大的,早结婚娶媳妇,孩子都有了,现在虽说是新社会,不用我们这些老骨头操心了,但做父母的,儿女不结婚,心里还是有些着急。”
母亲道;“你爸说得对,不管什么社会,父母为儿女婚事操心,是天经地义的。年轻人自由恋爱我不反对,最好找个本乡本土的姑娘,做媳妇儿,知根知底的最好,风俗习惯性相同,容易相处。两家离的不能太远,万一有啥事,喊一声就到,帮忙也方便些,无论如何得有个前提;必须先经家里人同意。”
父亲在一旁笑道;“小伟,你娘还是老脑筋,守旧不开窍,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年代,在儿女的婚姻上,是不能过分的干预。”
母亲争辩道;“我说的有错吗?人伦常理,在什么时候都要讲的。谁家孩子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没有父母养育,他们能长大吗?在婚姻大事上,把父母排除在外,完全是不对的。”
父亲觉得一家人,再争论下去,没有任何意义,说道;“邻居也知道你要回来,前几天来过咱们家,要给你介绍对象,是她同事的孩子,姑娘老实本分,人品也好,家住县城,她父亲我们早就认识,挺好的一家人,口碑不错。现在大家忙着过年,等过了正月十五,媒人领你去见个面。你们要是看着顺眼,咱们就把这门亲事定下来。如果这家不行,还有两家在等着。不管怎么说,临走之前,你的婚事要定下来,不能再拖了,一拖又要一年。”
母亲高兴地附和道;“小伟,你爸说得对,这事儿赶紧地办,我和你爸都老了,想早点儿抱上孙子,能不能等到那一天,全靠老天眷顾了。”
母亲一番话,听得方伟心里好难受,低下头不再说话。心想,母亲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大,抱孙子是老人家,最起码的愿望,连这一点都满足不了母亲,他感到十分羞愧,无地自容。
第24章
老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方伟父母看到别人家儿孙满堂,其乐融融,幸福美满,很是羡慕,联想到自己儿子,还没结婚成家,心里不是个滋味儿,有些伤感。
方伟心里责怪自己不争气,这二十多年算是白活了,父母含辛茹苦地把自己,拉扯大多不容易,省吃俭用供自己读书,在老家工厂上班几年,也没攒下多少钱。
方伟以前工作的县办工厂,由于大环境所致,及经营不善濒临倒闭,发不出工资,半死不活地硬挺着,逼着工人们另寻他途。
方伟家境不好,以及其它各种原因,关键还是因为穷,很少有女孩愿意嫁过来,所以,没有媒婆上门提亲。
即便有个别姑娘,看方伟长得一表人才,有心同意这门婚事,经不起女方父母上门打听,到他的村里找到熟人,一问就露馅了,一家七口人,仍然住着土改时,分的三间旧屋子,只能无奈地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