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同时,在圣彼得堡的宫殿广场上,一场更加盛大的景象也正在发生.
宫殿广场的宫殿指的是冬宫,是沙皇真正处理政务的皇宫。
冬宫面向涅瓦河,中央稍为突出,有3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
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气势雄伟。宫内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璜;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
冬宫广场的气魄和规模是很令人吃惊的,它的全部建筑非常和谐。
所有建筑物,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建筑师用不同风格建造的。
这里最早曾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
这位女皇特别喜欢收集各种画作。
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特从柏林购进伦伯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法语,意为“隐宫”),该馆由此而得名。
为了彰显权势,叶卡特琳娜二世在位的34年间,不断大量的收购拥藏各种类别的艺术品,包括1万6000枚的硬币与纪念章。
她在位的头十年便购置了约2000幅画。她的图书馆里的3万8000册书籍则反映了她严肃的阅读生涯——她读伏尔泰,也读卢梭作品,并与伏尔泰保持通信多年,一直到后者于1778年逝世为止。
不但那幅叶卡捷琳娜像放置在这里,达芬奇、高更、毕加索的名画也都在这里面。
不过此刻,这座广场前的宫殿却充满了紧张与火焰。
一群工人跟农民拿着草叉跟锤子、镰刀,在宫殿的门口与军队对峙,他们高举手中的武器,并且呼喊着某种口号。
宫殿门口的军队们手上拿着枪,甚至还站着几台机甲,但他们面色凝重,手上拿着的武器也迟迟不敢开枪。
因为在这广场里聚集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即使这群人相比于机甲而言根本不算什么,但这么庞大的数量bào • dòng起来的力量也依旧让人恐惧。
在十年前,同样的地方,就曾发生过一场大罢工。
不过那时,这个国家政府就以错误的处置激化了矛盾。
人们将其称之为“流血星期日”。
从15世纪开始,个人或集体请愿被确立为向沙皇政府反映不满的一种方式,20世纪初的沙俄国社会仍沿袭这样的传统。
1904年,受自由派运动的鼓舞,这个国家的合法组织“圣彼得堡工厂工人大会”决定以dú • lì身份提交请愿书。
内容由大会领导人加邦神父负责完成,原定于2月19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