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都城的建设很快,万国城这边,皇宫和行政单位之外的地方都是商家们自己找建筑队来修建,都是修建各自的房子自然迅速,辽国的陪都那边,他们走的古朴大气风,速度也是不慢。
人也慢慢地汇聚了过来,特别万国的商人逐渐汇聚,整个城市开始出现了不一样的风貌,比如你转过一条街,就发现房屋的建筑形式突然有些不一样了一样,充满了异域风情。
有些大臣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要求薛知景让外国人也要修建跟大周样式一样的房屋,就像他们在汴京时候的那样,不过薛知景以“万国城就要有万国的样子,买地建房,只要符合安全规范的房屋样式都可以建,不一定都要建成大周的样式,多种多样,也挺好看的不是吗?”
大周开始逐渐出现了两个都城之间的生活,汴京城仍然是整个国家的经济重心,依靠着充分的水运能力虹吸着整个南方以及南洋国家的经济和物资,万国城则更多面向的是北方,有不少经由夏国和辽国过来的西域诸国都会直接到万国城进行交易。
万国城和汴京之间除了两条快马车道之外,还修建可以并行十辆马车的传统驰道,若是不想要花钱就走驰道,看你自己的马速,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而若是交费走快马车道,则只需要一天的时间。
薛知景甚至在考虑要不要建一条南北向的运河连接两个都城,不过南水北运工程在后世都是一项大工程,她也不知道她大周的匠人们能不能实现,毕竟这种运河不是挖个沟就行的,还涉及的水流的来源和流动性,复杂着呢。
靠着交通,快马车道和驰道的两边就成了繁华地带,周围原本有的乡镇和一两个州府迅速地扩张,依靠着这条通路变成了大型城镇,周围辐射出了各种大型商贸区。
皇家综合大学的分校也建好了,这里的分校没有汴京城那么大,因为薛知景根本就没有想把这里建成主校区,她虽然希望长期居住在这里,但万国城的地理条件本质上没有汴京城好,不适合作为长期的国都使用。
所以这个分校也只建成了最多容纳三万人的学校,人数吧在这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少了,这个时代有不少的书院甚至只有几百个学生在校,都能自称是大书院呢。前朝大成的国子监最多也不过容纳两千个学生罢了,到了大周时代,国子监自然不存在了,都来皇家综合大学了。
薛知景和萧烈歌带着萧德睿在分校里面溜达着,薛知景一点都没当自己是个皇帝,只当带着老婆侄子在逛侄子未来的学校,充当着导游的角色。
“这个楼就是经史学院,整体架构都是按照汴京城的主校区的模样来的,以后多少分校都按照这个规格复制,学生们们以后一看到这样的建筑样式,就一定能想起学校来。”
估计是换了个环境,年轻的萧德睿很是兴奋,看着这个教学楼,笑呵呵地说道,“看起来很古朴。”
“精致的劲儿啊,都藏着呢,”薛知景指了指那转角的房檐,“那地方,看着简简单单的房檐,里面复杂着呢,一层套着一层,最后才建成了这样一个紧实的房檐,只不过我没让用稀缺的物品装饰,刷了黑漆,看起来就不怎么显眼了。”
往前走着,薛知景说,“我看,辽国皇帝可以主要在经史学院学习,其余的工程学院、医学院、音律学院这些你可以选一些你有兴趣的课程去看看。”
说起萧德睿的学业,萧烈歌就有些紧张地问道,“你给他的学习计划是什么样子的?”
薛知景笑着说道,“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三人带着侍从去到了一个礼堂,走在外面就听见了里面激烈的说话声,萧烈歌看了看薛知景,薛知景神秘一笑。
三人没有直接进去,而是在后门处偷看,里面的人似乎在进行辩论,左右两排,下面是一群观众。
后面挂着一个大大的白色的挂布,上面写着一行字,“大学之道,为利否?为义否?”
见萧烈歌似乎有疑惑,薛知景靠近她的耳畔,带着些热气的声音传到了她的耳朵里。
“我将以前的讲演堂的形式改了改,做成了辩论形式,学生们自由组合,组成观念相反的两队,然后再进行思维的碰撞,务必得言之有物。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们可以最大程度地碰撞出思维的深度来。”
萧烈歌:“”
“萧德睿从小学的内容也不少了,他需要的dú • lì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后啊,他每个月得加入一场辩论。”
萧烈歌后知后觉地觉得,或许这还真是一种让萧德睿迅速成长的方式呢。
“还有啊,马球社团他也要参加,我已经找好了军中好手,聘用过来当马球教练,萧德睿得当个小球员,参加训练。”
萧烈歌点点头。
“之后我还安排了一些给学子们的户外课程,不仅仅是贵族们集体到山林里打猎的那种,大概是圈出一片地方,藏一些东西在里面,然后让学子们通过集体的配合,寻找迹象最终获得那些东西。”
萧烈歌继续猛点头。
她小的时候都是跟在哥哥身后野外生存的,各种技能都是这么学来的,她大侄子之前因为年纪小,且小时候也有些胖,跑两步就喘,本想等他大些身体健壮些再带他到处溜达的,后来萧烈歌的哥哥就去世了,萧烈歌忙着朝廷的政务更是没空管萧德睿了。
萧德睿就这么被安排成皇家综合大学的留学生了,他会在学校里有一个单独的小院和严密的安保,若是他愿意,也可以每日往返于辽国的陪都。
萧烈歌就这么痛痛快快地将他扔在这儿了。
晚上,萧烈歌和薛知景在皇宫里,薛知景新的寝宫兼书房一起吃晚饭。
有意思的是,今天薛知景特地安排了一个烧烤宴。
两人坐的位置是一个开放性的房间,房间外是一个平台,平台上正有御厨给她们两个做烤羊肉。
做法非常古朴,连烤架都是现砍的小树枝,用藤条捆扎成三角模样立在那里,柴自然也是木柴,上面的羊羔处理得很干净,厨师给做的时候不停得摇晃着穿过羊羔的木棍,让羊羔得到全面的炙烤。
羊肉的香味儿混着着碳烤的味道飘了进来,让萧烈歌口水都快流了下来。
“怎么今儿这么吃啊?”
“今天算是你第一天在我的新房子里吃饭,特地用你们辽国的烤羊肉的方式来招待你。”薛知景笑着给她倒了酒,“不过这酒不是你们常喝的,这是西域新贩卖过来的葡萄酒,很够劲,特地给你留着的。”
萧烈歌一边巴巴地看着薛知景给她倒酒,一边嫌弃地说,“哼,明明都是借道我们辽国,结果这酒不贩卖给辽国,却偏偏贩卖给你。”
薛知景勾起眼角看着她笑了笑,对她的酸意不以为意,“商品贩卖是有它自己的规律的,就像是水,总会往低处流,商品则总是愿意往出价更高更有需求的地方流动,你们辽国人一则喜欢喝马奶酒,二则能出的价略低,自然商贩们愿意贩卖给大周了。”
萧烈歌看着碗中红色的酒液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薛知景端坐着看着她,调侃道,“我的小乖乖,你现在看起来,特别像是那种居住在深山里面特别好酒的老神仙。”
萧烈歌抬眸,一脸古怪地看着她,“老神仙?为何?”
薛知景就在这儿等着她呢,“嗜酒如命,俊美无双!”
萧烈歌的脸,再次随着薛知景的话,慢慢地向红色靠近。
薛知景不再逗她,心知萧烈歌多年之后,在她这里仍旧是个小可爱,动不动就爱害羞,倒是有趣。
她端起自己的酒碗示意了一下,萧烈歌便也端起自己的酒碗来,两人的酒碗在空中碰了一下,然后萧烈歌便喜滋滋地尝了起来。
“如何?”
萧烈歌脸上都笑开花了,“果然够劲。”
薛知景笑着说道,“最近医学院有一个小组在研究将酒蒸馏之后做消毒用,出来的酒液非常的烈,估计两三碗啊,就能醉倒一个壮汉。”
“两三碗醉倒?”萧烈歌有些不信,她端起酒碗来,“就这个?我都能喝十几碗。”
薛知景说道,“我让工程学院的和医学院的学生们一起做实验呢,不同酒的烈度应该可以分出一个数字来,毕竟水酒,酒总是和水在一起的,如果能划分出其中酒和水的比例的话,是不是就能测量出酒的烈度了。比如我们喝的这个葡萄酒,如果说是三十度,也就是其中七成是水,三成是酒,或许蒸馏出来的酒液就是六十多度,甚至更高,若是将水全部蒸发,那就是纯酒了。”
萧烈歌听得有些兴奋,“那得多令人激动啊。”
“若是出现了好酒,我第一时间让你尝尝。”薛知景说。
“好啊。”
宫女流水一般地送上来新炒的炒菜,都是些时令蔬菜配合着炒猪肉或者羊肉片,因为薛知景对于清爽的炒菜有强烈的偏好,也不怕等待,御厨们所以也就习惯了每日里薛知景点菜,他们现炒的情况。
以前的皇宫里,人多,皇上贵妃们又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想吃点什么,所以御厨们在厨房里面都常年备着蒸菜,不过很多的蒸菜哪里有现炒的好吃呢。
一边给萧烈歌夹了一块子菜,薛知景一边惦记着,是否应该让皇家海商队尝试着去找一找去美洲的路了?几年前忽悠赵梧桐那爱冒险的海盗前往,她倒是拿了贷款,就是完全不知道后续如何了,到底是去了还是没去啊。
萧烈歌倒是乖,薛知景给她夹菜她便吃,不过她的目光却还是不时地瞥向外面的烤羊肉,闻着味儿便知道,“快好了。”
薛知景笑着打趣道,“都说人的口味都是从小养成的,小孩儿的时候吃什么,长大了就爱吃什么,你果然啊,从小吃烤羊肉长大的,真是怎么都改不了这一口热爱。”
“我们草原儿女,不都是吃羊肉长大的嘛,那你呢,你爱吃什么?”
“我呀,我什么都爱,没什么特别偏好。”
突然,薛知景想到什么了,“前段时间,从大食诸国更西的一片大陆上过来了一群外国人,他们全身墨黑,首领送给我一筐他们那边特有的饮品,跟茶叶类似,我给起名为咖啡,一会儿你可要尝尝。”
“咖啡?好啊。”萧烈歌如何听过,本就只有一袋子,薛知景让厨师炒了之后自己留下来,也不敢多喝,怕喝没了自己会惦记,那边田守玉还在尝试着种植呢。
厨师精心地将烤羊肉给片了下来,装在好看的白瓷盘子里给呈了上来,萧烈歌却嫌弃地说道,“景啊,你这个,烤的时候这么粗犷,偏偏呈上来的时候搞这么精致,都没那儿味儿了。”
薛知景没好气地说道,“行,明天你给送一叠你们辽国的餐具来,以后你吃东西,我全用你们辽国的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