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西汉权臣霍光> 第八章 丧侄失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丧侄失子(1 / 4)

第八章丧侄失子

早朝一结束,霍光就来向武帝汇报封禅礼仪事宜。

按职责讲,封禅礼仪是丞相负责的事情,怎么落在霍光头上了呢?

秦朝及汉朝初期,丞相权力很大。汉武帝做了皇帝,就逐步削弱丞相权力。他把广招的人才和宠爱的侍从封为侍中,在宫中与他们议政,形成了具有决策权的“内朝”,使丞相沦为只是执行国策的“外朝”,这样一来,原来丞相管理的一些事就转到侍从手里来了。

“这些方士真是害死人,让我这回又摊上了个麻烦事。”霍光一边急匆匆走着,一边心里嘀咕着。

原来武帝虽说杀死了栾大,可他妄想长生不老成仙升天之心却没有死。过了几天,他又想起了派到太室山迎候神仙的方士公孙卿。

公孙卿,齐地人,是一个有名方士。当他得知武帝得到河东郡太守献的宝鼎后,也想升官发财,胡编乱造出一本《礼书》,进京花钱买通门路,将此书献给武帝。

武帝看罢此书,正中下怀,速召公孙卿入宫面谈。

大凡骗子,都善言谈。

公孙卿谈古论今,谈天论地,向武帝娓娓道来:“皇上,汉朝的兴盛正与黄帝时代运数相合,汉朝的圣主应在高祖的孙子或曾孙一代出现,并有宝鼎出现,现在宝鼎的出现与神的意愿相通,您应当举行封禅大典。”

“先生,您说朕应该举行封禅?”武帝高兴打断公孙卿的话问道。

“对。”公孙卿他进而说道,“古来举行封禅的有七十二个帝王,只有黄帝登上泰山祭天。汉朝的帝王也应该登上泰山祭天,在泰山祭天了就能成仙升天。”

“为什么?”

“这是因为天下名山有八座,三座在蛮夷地区,五座在中原地区,这就是华山、首山、太室山、泰山、东莱山,黄帝常去这五座山游赏并与神仙相会。”

公孙卿一番花言巧语,说得武帝心花怒放,不禁感叹:“唉,我如果真能像黄帝那样升天而去,我会把离开妻子儿女看得像脱掉鞋子一样容易。”

“只要皇上心诚意坚,定会像黄帝那样成仙。”公孙卿摆了一下拂尘说。

武帝一听,心花怒放,立即说道,“朕就任命先生为郎官,现到太室山专门迎候神仙。”

公孙卿走后,武帝整天想的就是封禅,想到封禅自然就又想到了去世的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因患上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去世了,死前遗书上奏,对武帝歌功颂德,建议登上泰山封禅,让武帝心喜意动。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改朝换代、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最高大典,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帝王应到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梁父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禅。

想到这里,武帝决定东临泰山封禅,并令霍光传旨给五经博士徐偃、周霸等人拟定封禅礼仪。

“封禅礼仪弄出来了吗?”武帝望着进来的霍光,没等他请安就急忙问道。

“皇上,愚臣无能,这……”霍光支吾着。

“又怎么哪?”武帝不解。

原来封禅自秦以后没有举行,礼制未曾执办,隔绝久远,早已荒废,没有人知道内容。以前曾听一方士建议,采用古书中记载的射牛礼仪,但博士们说礼仪过于简单,不够隆重气派,没有体现出儒家文化,便否定没用。

“皇上,徐偃、周霸他们谁也说不清封禅的礼仪。”

“这么多博士都说不清?”武帝开始生气了。

博士源于战国,到秦始皇时封有博士七十人。汉承秦制,诸子百家都有博士。博士的职务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汉文帝时,始置《书》、《诗》博士,并立诸子传记博士,有博士七十余人。汉景帝时,又置《春秋》博士。那时,不仅《书》、《诗》、《春秋》有博士,《论语》、《孝经》、《孟子》、《尔雅》也有博士,虽百家杂陈而儒家独多。武帝即位后,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专立五经博士。《易》、《书》、《诗》、《礼》、《春秋》,每经只有一家,每经置一博士教授弟子,故称五经博士。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儒家经学以外的百家之学失去了官学中的合法地位,而五经博士成为独占官学的权威。

“是。”

“不能从《诗经》、《书经》、《礼经》里面找吗?”武帝摔掉手中书简恼怒问道。

“皇上,他们太拘泥于这些典籍了。”霍光停了停说:“有的说鲁礼不周全,有的说齐礼不完善,谁也不敢自由发挥,争来论去,不能定决。”

“一群无用的儒生!把他们统统给我免了!”武帝恨恨说道,“他们是读死书,你是死不读书。”

“是,是,是。”立在旁边的霍光吓了一跳,额上开始冒汗。“臣听负责关中民政的左内史儿宽大人说,封禅盛事,经史未详,应由皇上自行裁夺垂定。”

听了霍光的话,武帝在室内转了几圈,停下来对霍光说道:“好,那朕说个大概,你去给朕弄详细。”

武帝边说,霍光边记。

“愚臣告退了。”

就在霍光快要退出室外时,武帝大声说道:“记住,反正要办得庄重隆重、热烈热闹。”

“是,是,愚臣明白。”霍光赶忙答道。

退出室外,霍光擦去脸上冷汗,长长呼了口气。

霍光接到制定封禅礼仪这个任务后,如同大难临头一般,回到家里吃饭后闷

闷不乐躺在榻上。

“大人,您今天怎么啦?”霍显倚在霍光身上问道。

“唉!”霍光长叹了口气,便把武帝交给他的任务告诉了霍显。

霍显听后想了一会说:“您怎么不找宫里几个朋友商量一下,看他们有什

么好主意没有?”

“对啊!”霍光一听,坐起来说道,我应该去找司马迁、金日磾、上官桀、李陵在一起商量啊!”

李陵虽然因霍去病射死二叔李敢与霍光产生隔阂,但互相都喜欢对方的为人处事,经过一段时间,两人又和好了。

“可大人你还要去找一个人。”

“谁?”

“桑、弘、羊。”霍显把嘴凑到霍光耳边一字一字说出。

“哎呀,我的小宝贝,你真是又漂亮又聪明!”霍光抱着霍显,在她脸上亲了一口说。

桑弘羊虽然不是他的朋友,但已任掌管生产军粮等事的治粟都尉,代行大农令,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等事,主管盐铁专营,也就是负责全国财政经济工作,是朝中重要的实力派人物。

本年,为了配合盐铁专营和均输在全国普遍推行,桑弘羊创立了“平准”这一项新的财经措施,在京城设立一个隶属于大司农的名叫平准的专门机构,总管全国均输官运到京师的物资财货,除去皇帝贵戚所用外,当某种商品过分涨价时,就以平价向市场抛售,使其物价下降;反之,如果某种商品价格过低,就大量买进,促使物价回升,防止富商大贾从中谋取巨利。平准与均输相辅相成,成为控制市场、平抑物价政策的两个不同侧面。平准要靠均输来提供货源,均输征收或收购的物资,运往京城后也要通过平准出售。就在同年桑弘羊出任由大农令改名的大司农后,奏请武帝批准,大力推行纳粟拜爵、补官及其赎罪政策,进一步扩大了纳粟补官的范围,不再限于官吏,也允许普通百姓出钱买官。

这些措施增加了财政收入,特别是增加了国家粮库的储存,仅仅一年国家粮库就堆满了粮食。武帝非常满意,特别给桑弘羊赐爵为左庶长,黄金二百斤。他从此独掌财权二十多年,为武帝的文治武功出谋划策、提供物资支持。

“大人找过丞相吗?”霍显又问道。

“只要桑弘羊说了的事,就不必找丞相了。”霍光松开霍显说。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的秋天,丞相赵周被控告明知列侯所献黄金不足却不上报,被捕下狱而自杀身亡,御史大夫石庆任命为丞相。当时,对外南边征讨南越、东越,东边攻打朝鲜,北边驱逐匈奴,西边讨伐大宛;对内武帝忙着鼓励礼乐、修复古庙、巡查全国、游玩名山、祭祀天地,结果弄得国库又空虚了。桑弘羊开辟财源,廷尉王温舒推行严苛法律,左内史儿宽推行文学,这“三驾马车”掌握朝中实权。因此,忠厚谨慎的丞相石庆成了摆设,朝中的大事完全不由他来决定。

第二天一散朝会,霍光连忙去找桑弘羊。他多次伴随武帝出巡,深知泰山封禅,衣食住行、修路搭桥、建观立祠,一行下来将要耗费巨大钱财。制定封禅礼仪,没有桑弘羊的参与肯定不行。

霍光与桑弘羊、司马迁、金日磾、上官桀、李陵几个人在一起挖空心思、费尽心机,终于制定出封禅礼仪,还包括出行日程安排和费用开支核算。特别是司马迁在他父亲司马谈指导下,既引经据典又不拘于经典,贡献了不少创新性点子。

为了保险,霍光把制定的封禅礼仪又送去请精通经学和历法、且善文辞的儿宽审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