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1 / 4)

宁郡王家里子女成群,嫡妻生了二子三女,小妾又生了好几个儿女,他还有兄弟,也一样是一大家子人口。养活着这么多的人,总是需要不少的银子。这些银子从哪里而来啊,说穿了都是皇上的。第一任的宁郡王是宁丰的曾祖父,是先皇的堂兄,先皇把他派到安宁府,是专门打理皇家陵园的,当然了那里可是有不少皇家产业也需要人看顾。

今上登基之前的几十年,安宁府的收入就被几个宗室把持了,其中就以上一任的宁郡王为首。

皇上本来就一直在找理由对安宁府的几个宗室开刀,这些宗室说起来血脉与他已经远了,已出了五服。只能算是旁枝了。但因为他们把持着安宁府好几十年,先皇都没能撼动他们,今上才上台几年啊,更是没能力,但今上早就对他们不满了。所以才会有余明仪与周大人到了安宁府。一个主教育,一个主政务。其后皇上又继续派了几个官员去协助他俩。

余明仪这个安宁府学的第一大首脑人物,除了教学之外,其实也与当地的权贵,gāo • guān,宗室打了不少的交道。毕竟这些人家的孩子虽然不需要靠科考入仕,但也希望子弟们能学点东西,有点本领。没本领的人,很快就会被别人代替了,所以大家都极给余明仪面子。因此余明仪虽说是专事教育工作,却也了解了不少安宁府的一些贵族人家。因此他才有机会把宁丰县君介绍给刘知华。

宁丰县君因为余明仪在本地风头大盛,幕名而来。余明仪原本就因为自己是相公,肯定会对相公更看重一些,毕竟能好好培养相公的家庭并不多。结果一考校,余明仪才发现他才学本领极不错,心生爱才之意,带在身边读书,果然一考即中,虽说年纪不小了但中个秀才也挺不错的。以他的能力,三年后,再考个举人完全不是问题,最后能不能进士及第都无所谓了,起码可以在安宁府学里当个夫子,不仅给自己谋个生活,也可以进军官场。

这样的身份多少可以帮扶到刘知华,并且也不会给刘知华太大的帮助,所以皇上也极赞同这就桩婚事,甚至是他们成亲之前,给了宁丰这个县君的封号。宁丰县君虽然不得宁郡王所喜,但其私底下交际却不差,要不然他哪里能学到这么多本领。皇上本就想故意抬举他,又看他也是个人才,多少也存了以后要好好用他的心意。

如今安宁府的宗室们虽多,但地位其实也不算多高,最大的也不过是郡王爵位罢了,只是空有爵位,并不是官身,象宁丰这个县君,如果又在安宁府学谋份官职,说起来也不比这些郡王差多少了。并且皇上准备调一个弟弟过去,他最小的弟弟早就成年,只等他在京里磨历得更加出众后,就会派去清理安宁府的宗室们了。这个贤亲王,算是今上一手带出来的,两人感情不错,实在是皇室中最受今上重视的第一人了。

☆、第89章两桩

难得的一家子人都在家里闲着,将军府里立马热闹起来了,一家子人天天在一起亲亲热热的,就爱逗逗小双喜,特别是阿牛他因为学业重,平时也没什么时间和双喜玩,现在可是第天都要带双喜玩好久,好象要把前面落下的时光都补回来一样。

阿宁现在是大人了,并且也有了自己的交际圈子。耿秋与阿昊就问他,有关自己婚姻是如何考虑的。

“总是要表哥操心的。与我说的人也很多,但都不了解,慢慢来吧?”阿宁说。虽然他改回与阿昊同姓了,但依旧叫阿昊表哥,习惯了,反正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他母亲其实是出嫁女。他现在的婚事,其实也是个麻大烦。见惯了身边的人都是夫妻恩爱的典范,他对婚姻的希望,也是夫妻恩爱。至于其他的条件,他倒也不在乎。

“哎哟,上次宁丰县君提过的几个人选,你觉得怎样?”阿昊问道。他把这件托付给了宁丰,宁丰倒是很快给了几个人选。这些人家,地位不太高,但家世清白人品都不错,说来很符合他们家的要求。但宁丰也说了,他并没有与这几家的女孩儿接触过,只是与他们家的兄长相处得较好,通过哥哥看妹妹,多少是有几份成算的。

耿秋和阿昊都是希望阿宁找个他自己喜欢的,两夫妻能和和美美的过日子。

“改天和宁丰说说,让他约人见见面吧。”耿秋说,他是不赞成盲婚哑嫁的,再好的家庭,再好的人,要是不适合不喜欢也会弄成一对怨偶。人都是这样的,对自己喜欢的人总会不由自主的多包容一些,但对不喜欢的人就是优点都会看成是缺点的。况且他们这们的家庭,虽说有上无公婆下无小姑的优势,但没有长辈也是个麻烦,特别是没有女性长辈,有时候也很不方便。

“哪有这么容易,人这姑娘家家的,怎么可能随意见外男?”阿昊反问。

“去上个香,拜个佛什么的,弄个偶遇也行啊。反正总要见过人才行啊。”其实要耿秋说,最好还是要先交往一段时间,才好。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能在订亲前见个三两面,就已经算不错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