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之下,章泽天弄明白了这些人的来路。原来青州附近这鲁山之中这几天闹出了老虎吃人的事情,接连有好几个行路的客商和山中百姓被虎所伤。青州府今天确认了虎患的事情,便征召他们这些猎户进山来打虎,同时还派出公差跟随猎户一起进山,以监督猎户们,防止他们出工不出力。
提起老虎大家都怕,若没有公差跟着,这些猎户到了晚上肯定不敢在这山中守候。此时他们见到章泽天主仆,说起老虎的事情,这刘成竟然说老虎被他家公子一个人给干掉了,哪里肯信?
众人这时见到章泽天这位主人,只见此人身材中等偏高一点,显得还有些瘦弱的样子,身上穿着书生的长衫,只是身上淋淋漓漓地都是血迹,有的已经干涸,有的则还比较新鲜。这书生手中握着一柄极长极细的长刀,显得颇为凶悍。
在众人走近之前,章泽天将手中的野太刀插入刀鞘内,站起身来。
这时,一名官差问道:“这位公子,你果真将那老虎打死了?”
这官差平时日在衙门里讨生活,见识过的人物多了,本能地觉得这位衣衫褴褛的书生不是个普通人。
章泽天见这官差不像其他人那样无礼,便说道:“是。刚刚与那畜牲相遇,那畜牧叼走了我的一个伴当,无奈之下只能与它一拼,能够杀死这东西纯属侥幸。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应该就是这种情况了。”说着向老虎所在的那块大石头后面一指道:“就在那里,还没来得及收拾。”
后面那些猎户中仍然有人不信章泽天这样一个书生能够独自杀死一头老虎,便有两人举着火把朝那大石头后面照去,结果就看见一头巨大的老虎四脚朝天地死在那里。
所谓“虎死不倒架”,说的就是老虎这东西即使死了,那身上散发出来的森林之王的威风也不会即刻消散。
此时那两名猎户看到这老虎巨大的身体躺在那里,虽然已经开膛破肚地死去,还是被惊得连连倒退,口中连连说道:“好厉害!好威风!”再看向章泽天的目光中充满了敬畏。也不知是说那老虎,还是说章泽天。
切实见到被杀死的老虎,对这一众人的震撼相当强烈,大家对章泽天主仆的态度一下子就变得相当热情,那种从骨子里发出的敬畏之情根本掩饰不住。
话说在这个时代,“打虎英雄”这个称呼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代表的是极强的绝对实力,是真正的人间偶像。
此时的老虎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全国的山区基本上都有老虎出没。老虎虽然也是人类的猎物之一,但是一般的猎杀方式却是以毒药、陷阱为主,若是正面对抗,无论人多人少,能够杀死老虎的都是几十年上百年也听说不了一次,更不用说当面见到了。
也正是因此,“武松打虎”的故事才在山东大地流传了数百年。
这一方面说明这个时代人们能够使用的武器多为冷兵器,即使能够给老虎带来严重伤害,也基本无法抵御老虎的临死反扑,能够拼个两败俱伤都是极少发生的事情,更别说将老虎杀死了。而且老虎的速度快、力量大,即使被众人围攻,受伤之后也会逃走,人们也无力追赶。
另一方面也是说明老虎确实凶猛,根本不是人类能够匹敌的。
后来到了清代,火枪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用来猎杀老虎已经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所以才有康熙皇帝一生亲手猎虎一百多头的战绩。(当然,康熙作为一个皇帝,所谓的“猎虎”也是护卫们把老虎赶到他跟前,旁边又有无数高手持枪护卫,跟打一头死老虎也没有多大区别)
章泽天对这种事情也是十分清楚的,他家就是做虎皮虎骨生意的,他二哥章泽祥从北方收上来的虎皮,绝大多数都是没有丝毫损伤的完整皮张,并不是猎虎的人武力有多强,而是使用夹子陷阱或毒药猎杀才能达到的效果。所以对于自己能够独自用冷兵器杀死一头体型巨大的野生东北虎,他心中也是不无得意。
此时最早与章泽天搭话的那个官差问章泽天:“这位公子不知道怎么称呼?下一步准备如何行止?”
在陌生的荒郊野岭流连了一整天的时间,现在又受了伤,章泽天急于找个安全干净的地方休息一下,再把伤口好好处理一下,便说道:“小生章泽天,本是莱州府即墨县人,这次是去济南访友的。现在身上受了伤,只想找一个干净安全的所在先休息一晚。”
没想到“章泽天”这个名字那官差却知道,就听他问道:“公子的大名真的叫做章泽天?是不是在潍县捉拿倭寇的那位章公子?”见章泽天点头称是,那官差接着说道:“怪不得公子能够独自打死这大老虎,原来是力擒倭寇的英雄。从此地向西七里便是官办的驿站,现在因为虎患行人稀少,驿站的客房空出了许多,应该可以有上房给公子休息,我们这就陪公子前去。”
事情交待完了,回去找柴的刘大功也已经回来,众猎户便从路边砍了一株小树做棍子,将那死虎抬了,和章泽天三人一道,朝驿站而去。
在去驿站的路上,章泽天才从那官差的嘴里得知,冯县令已经将章泽天全歼三名倭寇之事上报到了青州府,并从青州府转报登莱巡抚孙元化和山东巡抚余大成。
那官差说起章泽天捉拿倭寇的丰功伟绩,众猎户才知道这位打虎英雄果然武功高强,能够杀死老虎这件事,也从章泽天嘴里所说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变成了“艺高人胆大”。
当老虎被从石头后面抬出来时,大家进一步感到这家伙体型的巨大。六个壮汉费尽了力气,才把它从石头缝里面弄出来,随后走在路上也是四个人抬,而且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换人,直用了近两个时辰才走过这六七里山路,来到驿站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