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华夏帝国从山东开始> 118绘画教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8绘画教学(1 / 1)

“你读书这么多年,虽然章家仁义,书院免除了学费,又免费供给你们纸笔使用,没给家里添多少负担。只是你年岁不小了,作农没有学会,再想学其他手艺也有些晚了,现在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若最终不能考个功名出来,这一辈子可能就耽误了。”这是孟家老爹的原话,其实也是许多贫家学子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章泽天道:“你爹那里我去说,你就不用担心了。”

当天晚上,章泽天就去孟家说了孟铮之事,听说章泽天答应雇佣孟铮,孟老爹其实也已经明白自家儿子能够进学的希望十分渺茫,本已打算让孟铮退学去学一门手艺。只是之前不久受到章维和施正德中举的刺激,便想再让孟铮努力一下。如今既然章泽天要给儿子找个工作,虽然不明白画画有什么用处,出于对章泽天的信任,还是答应下来。

孟铮画画完全是靠天赋,没有得到过任何老师的教导。从使用小树棍在地上画,到使用毛笔作画,他都尝试过,效果各不相同。

直到后来章泽天发明的铅笔和粉笔问世之后,他终于发现了绘画的新世界,并且无师自通地开始了素描创作。

只是他从来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透射成像等基本理论,后世作画的一些基本技巧他更不了解,有些内容他可能朦朦胧胧地想到过,却从来没有彻底地想明白过,只能一个人在那里偷偷地摸索。

正是因此,他画的小动物能够达到比较相似的程度,而画出来的人像的相似度却不高。并不是小动物比人更好画,而是人们习惯性地对人物的要求更精细而已,这也是后世学习美术必须画人像的原因之一。

人们天生地对人像更加敏感,稍有变形便可以瞬间被发现,所以画人像和人体才是美术学习的一个过程,才能磨炼出画家对线条和光线的精准把握能力。

发现了孟铮这个画家苗子之后,章泽天又从书院的杂学班选了两个稍有天分的孩子,让他们跟孟铮一起学习绘画。

这两个孩子一个叫范阳,十四岁,另一个叫方小青,十一岁。两人都是章家佃户的孩子,本打算在杂学班里学习一些基本知识之后,到章家的商行中做事的,此时被章泽天选中,便放弃了书院中的课程,跟孟铮一起学习起画画来。

章泽天给他们简单讲解了一些透视知识,然后又从头教他们轮廓、调子、色彩、线条等基础知识,最后便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纸笔,让他们开始了练习。

在学习美术的同时,章泽天也让他们有计划地学习一些木工的基础知识,并从泥塑开始教他们雕塑。这不是拔苗助长,而是章泽天根本等不了他们按步就班地慢慢成长,只能在工作中边练习边进步了。

一段时间之后,章泽天便弄了一个形状比较简单的树根,给他们大概演示了茶台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他手边没有合适的师傅,便只好亲自动手,边琢磨边指导,和几个学生一起完成了这个茶台的制作过程。

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孟铮三人的进步作用非常大,他们很快弄明白了茶台的基本结构,同时也渐渐适应了木工雕刻和加工的常用工具及手段。不久之后,章泽天设计的第二张茶台便由他们三人制作完成了。

随后,章泽天因为其他事情,暂时无暇顾及茶台的事情,便把院子里的一大堆树根交给他们三人,让他们自由发挥却创作和学习了。

此后章泽天给予三个孩子美术方面的指导就只是让他们在画完静物之后,开始练习画人像和人体,便再无可教的了。并不是他不肯教,而是他的美术基础也实在算不上强,虽然前世在中学时代学过一段时间,可是也仅仅能把人画得像人而已,实际上不比自学成材的孟铮强多少。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人体并不是女人果体,而是手、脚、四肢什么的,最多再画一画赤着上身的男人而已。至于画果女,他还不想做伤风败俗的典范,也就算了吧。

就在章泽天开始对孟铮等三人进行美术教育不久,外出买驴的两支队伍先后回来了。

两支队伍分别走了不同路线,都穿越了好几个县,各兜了一个大圈子,一共买回来了七十多头驴。这些驴的品种各异,健康状况也有比较大的差异,当然价格也各不相同。

章泽天组织庄子上的几个老牲口把式,对这些驴一一进行鉴定,把健康的青壮年母驴留下产驹,并留了几头公驴做种驴,然后对剩余的驴分批进行宰杀。

此时天气寒冷,宰杀后的驴肉可以冻起来保存,而那些驴皮则都被章泽天收进家中进行处理,在最短的时间内熬制成了阿胶。阿胶成品经过简单包装之后,装了老大的几筐。

章泽天这么急着熬制阿胶,并不是因为济南那边催得急,而是因为王承嗣马上就要带着庄子上的新科举人章维和施正德上京应考明年春天的会试,也就是所谓的“春闱”。

会试每三年才举行一次,考中的便是进士了。其实会试之后还要经过一次“殿试”,殿试通过的才能得授进士做官。只是自从宋代以来,只要不是犯了特别严重的错误,殿试上便习惯性地不再绌落应考的举子,基本就是走个样子,其最重要的功能还是确定进士的排名。

会试和殿试每次大约录取四百名左右的进士,如果错过这一次,便要再等三年,是以众举人们都极为重视。

会试往往在二月上旬举行,山东距离京城不算太远,即使过完春节再出发也基本能够来得及。但是为了稳妥起见,多数举人都会选择在春节前赶到京城,一方面是适应一下当地的天气水土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提前了解一些时政相关知识,以及考官的人选和喜好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