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朵其实还可以考得在高一点的。
然而语文作文实在太具有时代特色了,她壳子里毕竟是个来自现代的灵魂,写起来总觉得有哪里格格不入,最后拖了总成绩的后腿,只考了个478。
这让徐朵不禁有些怀念后世的高考。
你说你倒是考英语啊,考英语啊,考英语啊!
全山城县的英语教学,都停留在只勉强认识二十六个字母的水平上。要是考英语,她保准一骑绝尘,闭着眼睛都能拿个最高分。
当然,在杨树村一众村民,甚至学校那些老师的眼中,478,已经是大家只能仰望的分数了。
消息一出来,校长就兴高采烈在学校门口拉上了横幅——“热烈庆祝我校庄振宇老师和徐朵老师在今年首度恢复的高考中分别取得495、478分的好成绩”。
还代表校方,给他俩每人送了一支英雄牌钢笔。
全校师生以及附近村民,全跑出来看热闹。
“哎俺认字不多,就看出来那俩数,谁帮俺念念?”
“四百多分是不是很高了啊?不然怎么拉横幅庆祝?”
学校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教师闻言,笑呵呵接话:“不是很高,是非常高。你知道今年高考满分是多少分吗?”
“多少分?”
不光之前问四百分是不是很高那人,附近几个不懂这方面的村民也好奇地问。
“满分五百。”那老教师伸出五根手指比了比,扬起下巴笑得一脸与有荣焉。
五百!
听到的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以一种敬畏之心重新抬头去看那横幅。
五百分满分,那小庄老师岂不是距离满分就差五分?
这、这也太惊人了吧?
就算题目简单,差五分满分应该也不是那么好考的。
就有人赞叹:“小庄老师还真是不一般。”
“可不!我家孩子就在小庄老师班上,听她说小庄老师课讲得特好,还写得一笔好字。”
“这个我也知道,以前每年过年,王书记家,还有跟他相熟的其他人家,对子都是他写的,写得老好了。”
“难道就没人觉得朵丫头能考478分,也很能耐了吗?她可没读过高中。”
不知谁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大家才跟突然反应过来似的,又是一阵哗然。
“对啊,你不说我还把这个忘了。朵丫头她初中毕业就下来上班了,根本就没读过高中啊,居然也能考这么多分!”
“从听说要恢复高考,到正式考试,也才一个月吧?就看一个月书,也能考这多分?早知道也让我家大小子去考了,我家大小子好歹还是高中毕业。”
“你家大小子?快拉倒吧。于老师当初学习那么好,不也才考了三百左右,你家大小子差远了。”
“那是他媳妇儿不省心,天天跟他闹,闹得他没心思复习,不然他肯定不止三百分。朵丫头一个没读过高中的都能考478,我家小子咋了?我家小子怎么也得考个四百八以上。”
“这你可就说错了,478还真不是谁都能考上的。”那老教师突然说。
“不能吧?”那人不信。
周围的人也竖起了耳朵。
老教师:“我问过了,今年县高中应届毕业生里面分数最高的还不到四百,你说478多不多?”
“还不到四百?”那人咋舌,“这……差了得有将近一百分啊。”
围观的村民也一脸惊诧,他们还以为庄振宇和徐朵一个495一个478,是因为今年的分数普遍都比较高,随随便便就能考个四百六七呢。
“是啊。”老教师一脸唏嘘,“那还是这一届考生中学习最好的,也才考了不到四百。小徐是个有出息的,她嫁给小庄,没嫁错。”
他就快退休了,这辈子没教出过啥有出息的孩子,只带过徐朵的数学。如今徐朵能考这么好,学校又出了两个这么高的分,他这辈子也没啥好遗憾的了。
那说自家儿子能考四百八的女人瞬间哑火,其他村民则一窝蜂讨论起了徐朵。
“没想到朵丫头除了会功夫,还能考这些分。我听说她教徒弟也教得贼好,几个孩子过一阵儿就能走啥梅花桩了。”
“还不止呢,前一阵儿变天,家家户户都有人感冒。那几个丫头小子大冬天在外面跑步蹲马步却一点事儿没有,壮实得跟个小牛犊子似的。”
“学功夫还有这效果?我家二小子体弱,早知道就让他也跟着去学学了。”
“人家那也是要看天分的,天分不行的不收,你还是算了吧。”
这边热闹着,王书记也穿着厚棉衣戴着棉帽子过来瞅了两眼。
校长听说,忙迎了出来。
王书记就笑呵呵跟校长道:“你这边既然拉了横幅,村里就不另外庆祝了。等通知书下来,咱们再给俩孩子好好办个晚会,热闹热闹。”
“好好。”校长忙不迭点头。
就在这时,有人气喘吁吁跑了过来,“县里、县里来人了!开了辆大卡车来的,一路吹吹打打,已经到村口了!”
校长立马想到庄振宇那只差五分满分的好成绩,“是不是县里过来送喜的?”
“是不是去瞅瞅就知道了。”瞧着已经有人跑去村口看热闹了,王书记也带人走了过去。
远远地就看到一辆扎了大红花的卡车开进了村子,车斗里敲大鼓的、吹唢呐的,或坐或站了不少人。大冷天也顾不得冻手,一个个吹打得十分来劲儿。
见到有人过来,驾驶位上探出了个脑袋,“这位老乡,你们村学校怎么走?”
看样子真是来送喜的,王书记和校长等人脚步一转,又走了回去。
一群村民热热闹闹簇拥着那辆卡车到了学校门口,车上立马下来好几个穿得干净体面的人。
王书记一看,“柳县长?您怎么来了?”
柳县长?
周围围观的人都惊了。
那为首的中年男人已经点点头,“是我,你是?”
“我是杨树村生产大队的书记王有志,以前去县里开会的时候远远见过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