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刘备率军平定乌桓之乱,单骑平幽州,魏延斩杀扶罗韩的同时,却是从邺城传来了消息,袁尚在审配的拥护下,自立了。
袁尚给冀州各地发了檄文,说是袁绍自私自利,叫胡兵南下,已经不配在当人主,从现在起自己就是新的赵王。
收到消息的刘协都惊呆了,这么好孝的么?
然而现在他的粮草确实也已经不多了,确实没心思再搭理这一对奇葩父子,想了想,刘协索性听从司马懿的建议,以魏延斩杀扶罗韩有功,命其为渤海国相,率领本部兵马镇守南皮,并给他留下了大半的粮草辎重。
自己则只带领剩下的兵马跨国滹沱河,一路走到了涿郡去见刘备,或者说是去见鲜于辅、阎柔等胡人首领去了,并且给贾诩下诏,命他让匈奴中休屠部、呼延部、兰氏部等各部首领来涿郡找他汇合。
毕竟他人都到南皮了,再折返也没有粮草去打邺城了,不如干脆把边疆问题解决一下。
在他看来幽州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治下少数民族问题,他虽然不太懂,但作为一个现代人,刘协还是认为东汉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很有问题。匈奴内附二百年,乌桓内附三百年,其余羌、氐等少民基本也都差不多甚至更长了,两三百年的时间都没把他们养熟,居然还能让五胡把华夏给乱了。
这特么可是汉朝,不是百万大军打不过刚开化野人的宋朝,也不是需要天子亲自去守国门的明朝,一汉当五胡这话真不是随便吹嘘出来的,所谓的边患,其实全特么都是内部矛盾。
汉朝时对少数民族,尤其是已经内附臣服的少数民族,一直都是只有两种主导思想的,一种是“王者无外”,一种是“夷夏之防”,或者直白点,达则“王者无外”,穷则“夷夏之防”,这样的主流思想之下制定出来的具体政策不出问题才见鬼。
虽然刘协本人作为一个非历史爱好者并不清楚历朝历代都是怎么处理内部少民问题的,但是作为一个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现代人,或多或少也能有点心得。
比如……这个多民族共同负责的政治协商大会,是不是就很有搞头呢?这种政策是不是比所谓“王者无外”和“夷夏之防”要强得多呢?
目前看来他再想要直接禅让实则已经是难如登天,君主立宪才是盼头,议税阁只是他的第一步,接下来他还有好多好多种的会要开呢。
这种多民族政治协商会议,不正是分权的大好方式么?后世初中课本上写得清清楚楚,这是皿煮执政的具体表现形式,好家伙都皿煮了,君主立宪岂不是也就不远了?
毕竟刘协之所以难得的正经起来,完全是因为袁绍太不当人了,而随着袁绍走向末路,基本可以确定成为冢中枯骨第二,这个君主立宪甚至于直接禅让的小心思,自然是要重新活络起来的。
至于那些来自于现代的经验能不能适应现在这个时代,会不会造成不好的恶果,却是一点都不担心,毕竟再差,也差不过五胡乱华吧?
所谓“王者无外”,有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汉武帝是这一思想的坚定者,简单说就是瞅你们一个个的全都是垃圾,瞅着都烦,让你们按照我们汉人的方式生活,谁不听话就弄死你,完全不承认内迁民族的文化和社会习俗。
再直白点就是我瞅着你们就不爽,你们必须得让我爽,谁不服我就干谁,干到你们服为止,意见?谁允许你们有意见了?
结果就是汉武帝时期,“师出三十余年,天下户口减半”,到西汉晚期时这样的思想便被主流士人所排斥了,因为实在是打不起了,于是主流的思想基础就渐渐的变成了“夷夏之防”。
简单理解就是,外族都是垃圾,都是臭狗屎,咱们不要搭理他们,不要跟他们玩。所以到了东汉开国的时候西域诸国哭着喊着求着要遣子为质,臣服于汉,刘秀竟然不许,匈奴内乱时有大臣提议出兵讨伐刘秀还是不许,甚至在班超经营西域时东汉朝廷也没给他什么帮助。大名鼎鼎的班固在经营西域时事实上得到的帮助其实很少很少。
反正这两种主流思想在刘协一个现代人看来都是特么有病。
然而因为汉朝实在太强,当年的汉武帝又实在太骚,幽并凉甚至关中等地又到处都是已经内迁了的少民,甚至有不少少民还是偷着来的,就跟偷渡似的,又因为东汉建国以来“偃武修文”,事实上已经荒废了郡兵的训练,马政也已经名存实亡,反而需要这些已经内迁了的少数民族替大汉巩固边疆。
结果就是在两种不断交替的主流思想之下,汉王朝对待内附少民的具体政策上就各种的拧巴,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就玩命的欺负,有事儿的时候又让他们替汉人打仗,自己的汉人本土军队则逐渐废弛,东汉中晚期以后王朝的总体兵力构成中附国异族士兵超过了二十万,占据了总兵力的一大半以上。
比如大名鼎鼎的凉州三明之一,东汉末年典型的民粹主义分子,超级铁血激进派段颎就主张对叛乱羌民部落绝族,“绝其根本,不能始殖”,也就是差不多把人杀光的意思,但是段颎杀光叛乱羌族所率领的人马,还是几乎清一色的羌人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