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一天,早朝后,顾瑾用了早膳,清风送了当天收到的密折进来。
顾瑾拿钥匙开了匣子,密折不多,顾瑾一份份仔细看过,一份份放进匣子里,看到刑部任尚书的那份密折,顾瑾多看了一遍,抽出来,放到了最上面。
薄薄一摞密折看完,顾瑾端起茶,慢慢抿着,看着放在最上面的那份密折。
她见事不深,只看着公道二字,可这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忠孝二字,这份公道,岂是在兼听与否,形势之下,只能一个孝字。
顾瑾轻轻抚着两条残腿,良久,轻轻叹了口气,关上匣子,一只手用力撑着,欠身过去,拿过前儿送进来的修订户婚律的折子。
………………………………
刑部任尚书从顺风总号回去,和一起过去的心腹幕僚曹先生一起,连夜写了密折,一大清早递进庆宁殿后,就压着陈留县的案子和付娘子的诉状,伸长脖子竖着耳朵,听着庆宁殿的动静。
庆宁殿一向反馈很快,可他的密折却如泥牛入海,全无踪影。
在他递上密折隔了一天,皇上召集了三位相公,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以及户部,在庆宁殿议了一下午户婚律。
任尚书午末刚过就被召进了宫,一直议到夜幕垂下,诸人才出了庆宁殿,各自回去。
任尚书背着手,拧着眉,一路急走,回到刑部他那三间小屋,最心腹的幕僚曹先生早就等的脖子都长了,看到任尚书,急忙迎出来。
“一直议事儿?议到现在?”曹先生劈头问了句。
前儿,他和任尚书斟酌再三,写下了那份密折,密折递上去之后,他比任尚书还焦急担忧。
这事儿,再怎么轻描淡写,都不是小事儿,皇上,可是个圣明之极的开国之君!
还有那份轻描淡定,也不经细想,细想起来,可就不怎么对了。
轻描淡定,是他的建议……
今天午后,任尚书被召进宫议事,他赶紧悄悄打听了,听小厮禀说,被召进去的各部诸人,全是刑律这一块儿的,他这心,就一直提在半空。
如今这样繁忙的时候,皇上召齐了刑律相关各部,这要议的,不可能是小事,十有bā • jiǔ,是他家尚书那份密折……
从任尚书进宫,他就在这三间小屋里,踱来踱去,踱累了歇一会儿,坐一会儿就上火,赶紧起来再踱。
唉,大事儿啊!
“不是那个,议的是户婚律。”任尚书声音压得极低,还是谨慎的含糊了那个密折几个字。
“户婚律?”曹先生错愕。
朝廷在修订律法,修了一两年了,这是要紧的事儿,可绝对不是急事儿,也是急不得的事儿。
这律法,修上十年八年,十几二十年,都是太寻常不过,太急了,反而不好。
这会儿,眼看着就要天下一统,各部各处,连皇上在内,顶在头上的诸多大事,是世子的大军,是江南的收拢,是官员的调配,是战后赈济,是今年秋闱,是各种各样的急事儿……
一大堆,却怎么也轮不上修订律法这件不急的要紧事儿。
这样的时候,刚刚开了年,皇上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候,议的是户婚律?
“进屋说话。”任尚书在门口顿了顿,左右看了看。
曹先生忙将门帘挂起,紧几步进屋,再支起窗户。
“先给我倒杯茶,我平复平复。”任尚书脱了鞋,坐到炕上,示意曹先生。
“饿不饿?先吃几块点心?”曹先生倒了杯茶给任尚书,又问道。
“不用。”任尚书一口一口,慢慢抿着茶,“皇上一向仁厚,议事之时,茶水点心,从来没断过,今儿时候长,中间还吃过一回羊肉包子,银丝小面。”
“明君哪,想想东翁今年才四十过八,真是好福气。”曹先生见任尚书气色精神相当好,一颗心虽说没落到底,也算落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