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拉托维尼亚正规军非常特别,可以看做是人类历史上最奇怪的一支军队。
基础军事力量方面人手都有激光武器、重型武器平台、防护性能比坦克还强大的装甲运兵车、防弹护甲、等离子武器等大量单兵防空武器、反坦克武器;高端军事力量有装载了核弹头的洲际导弹和弹道导弹发射车、可以进行虚空航行的突击运输艇、可以攻城拔寨的超重型坦克、卫星无人机侦查打击一体化、武装空间站物流等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的高端技术一样也不缺。后勤补给十分充足,作战计划极度详尽,光是不朽之城的生产的军械就用不完,只要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完成这场战争。
但拉托维尼亚的问题就出在这里。
整个拉托维尼亚人口仅仅只有五十万,正规军兵源严重不足,全靠打下小村庄之后依靠宣讲者的宣传,然后把人打包塞进运兵车里带走。虽说现在拖家带口来投奔正规军的拉托维尼亚青壮年很多,但除了组成正规军核心的游击队队员以外,大部分青壮年基本不掌握军事技能——他们过去能够接触到的武器只有当地军警部门的美式枪械,以及苏联解体之后买到手的武器,对于如何开飞机、如何使用激光武器、等离子武器、重型物理平台和防空火炮等都需要时间学习。再加上不朽之城建立的训练营里进行军纪、阅读地图、识别信号、步坦协同等基础军事素养课程又花费了许多时间,拉托维尼亚正规军的青壮年根本没有多少时间、也没有相应的文化去学习如何使用高端战争机器。
哪怕选择根据地里就有学校,也没法在短短几周时间里教会大部分人数学和拉丁语,整个国家的教育资源都被土地贵族牢牢把握,就比如之前被总宣讲者救下的奥德拉女士。她现在已经开始在居民区开始教授数学了,哪怕她再不怎么情愿也总比去洗衣服要好。
因此,所有负责操作这些设备的人手都需要不朽之城支援。
哪怕军务部已经派遣了教官在训练营里开设专业课程,拉托维尼亚人也需要时间去适应现代战争的节奏,要不然他们只能使用二战时期的经验去打这场战争,然后把自己玩成了印度。简而言之,就是战略层面有着十足的优势,但是在战术层面上还需要学习。
萨洛蒙一开始就向维克多·冯·杜姆挑明了拉托维尼亚战争的本质:这就是一场在拉托维尼亚人精神领域进行战争,肉体上的消灭是其次,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消灭。拉托维尼亚人每朝敌人扣动一次扳机,就是一次精神上的震撼,每朝敌人丢出一颗手雷,就是一次心灵上燃起的大火。
在这之后,精神上的武器将以拉托维尼亚为中心向外辐射,以特兰西瓦尼亚、锡尔卡里亚、塞尔维亚、匈牙利等周边国家为第一辐射区向外扩张,向欧洲以、中亚、甚至是前苏联的加盟国作为第二辐射区,中东以及南亚则作为第三辐射区。
以意识的武器换取认同感,等到拉托维尼亚最基础的工业产能布局完成之后,就发动远征将它们重新团结起来,彻底消灭民族主义与宗教迷信,建立人类帝国的最初版图,把所有人必须团结在不朽之城的鹰旗之下——这是温和路线。暴躁一点的就是直接统合,打完再建设,反正以不朽之城的科技水平能够迅速提升生产力,只要遏制北约南扩的成果打回去,许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斯蒂芬妮建议采取第二种方案,并且动用基因实验室的半成品,但是萨洛蒙认为这要依照那个时候的情况做判断。谷氭
拉托维尼亚工业化需要的,就是那份不朽之城和瓦坎达签下的巨额订单。其中包括了芯片制造业、科研中心等诸多项目,签下这笔订单的时候萨洛蒙还犹豫了一段时间,但他最终还是签了字。说萨洛蒙不眼红瓦坎达的工业基础是不可能的,就连现在的火星铸造厂也在拼命追赶瓦坎达在芯片以及高强度合金方面的产能。目前的瓦坎达对于不朽之城来说有着不可替代性,因此对于瓦坎达的吞并计划也在逐步加快——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萨洛蒙绝对不可能让瓦坎达扼住不朽之城的喉咙,限制理想实现的脚步。哪怕概率是百分之一,也得当做绝对事件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