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他离开自己族群的栖息地,正好是十年的时候,易方终于迎来了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奋斗,证实了自己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决定是正确的那个时刻。
易方如愿以偿的将自己的身份和品衔,从当初“离海”族人等级认定中心直接赋予他们这批刚刚成年的“海洋人”,所拥有的最基本的“渔工”身份,跃升到了最终的层级,也是“离海”最高阶层的“渔人”身份。
而与他同批次离开族群栖息地的族人们,因为在进行个人身份和品衔升级的同时,还兼顾着对匹配给他们使用的装置设备的升级,就造成了他们在积分累积上的进展缓慢,分散了他们十分宝贵的精力。
所以,在易方成功的成为“离海”的“渔人”时,他们当中有人能够拥有的最高等级的身份,仅仅还是个“渔夫”。
这个身份和品衔,在“离海”的六个等级身份的区划中,还是属于中等偏下的一个级别的。
严格说起来,这样的等级身份,同他们这十年来所付出的努力,承受的辛苦和压力做比较,并不是一个可以体现他们自身价值的好的成绩。
在刨去身份和品衔上的差异之后,他们同易方之间已经形成的差距,还不仅是通过直观的感受,就能看到的这些。
如果将他们同易方的差距就是限于此来考虑的话,那就真的是小瞧“离海”对生活在这里的“海洋人”,专门大费周章的进行身份和品衔上的界别与区分的宗旨目的了。
要知道的一个事实是,当一个人只有身处在群体之中时,才能正式的将他的身份和地位体现出来。
而在一个人离开了群体,独自生活于世的时候,是不会存在身份认定之说的。
这样的例子不多,但并不是没有,只是不在我们所探讨的范围内。
人在身份上的差异,并不仅是代表着这个人在族群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或是他在社会中所处的阶级地位上的差异,内在的还是有着知识层面上的不同的。
当你开始冷静的审视这个问题时,你会发现人在地位上的高低不同,彼此间存在的差异,具体总结起来的话,更多的是会表现在思想认知上的。
思想和文化的实际水平,是决定每个人真正的高与低的根本所在。
在此,先将极为个别的特例情况除去,免得被认为是把话说的过满了,而不给自己留余地。
一般情况下,一个身份等级高的人,其在思想境界和文化造诣方面的水平也是不会低的。
恰恰关于这方面,“离海”的相关保障措施,是做的比较全面的。
“离海”会借助信息系统的力量,将每个阶层的族人应知应会的知识内容,必须具有的文化认知范围,以及可以知晓了解的信息资料,毫无保留的交付给与之接受程度相吻合的,有着对应身份和品衔的族人。
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文化的把控,“离海”虽没有明文规定,但却有一条看不见的界线在对此进行着严格的分隔。
那这个存在于“离海”无形空间里的界线,究竟会严格到怎样的程度呢?
按照阶层的界别不同,凡是不属于一个特定阶层的族人,是永远不会有机会接触到已经身处这个阶层里的人,才能拥有的知识内容的。
这样的现实情况,也就让每个阶层的族人之间,会按照“六级宝塔”般的样式,在思想认知上出现由下而上的层次划分,导致差异变得非常明显。
由于这样的缘故,在拥有了“渔人”这个身份,有了新的思想认知之后,易方就改变了自己原先的奋斗目标。
易方本想着是在自己升级到“离海”的最高身份层级的“渔人”以后,就本着能够跻身到管理阶层的方向,展开新的努力了。
可是在他通过“离海”的信息系统,了解到有一个出现于百万年前,按照百年的固定间隔频次,从大陆的陆人族群中遴选出到“离海”完成神圣使命任务的执行者的指令后,就立志要成为这样的执行者在“离海”的“接待人”,成为他们的任务搭档,参与到神圣使命任务中。
而能够促使易方做出调整自己在“离海”的,第二阶段奋斗目标的这个决定的因素,就是神圣使命任务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