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病已为自己铸造的宝剑配上了剑鞘和剑柄,都没有什么奢华的装饰,只是非常普通、甚至是毫不起眼的木质剑柄、皮革剑鞘而已。
随后刘病已便收拾了一下,准备前往卢氏城卖剑。
来到院子里,王头便看到刘病已铸造的这个“朴素”的宝剑,对刘病已能够独自铸造出一把长剑而感到吃惊,但还是忘不了打击刘病已一下:“这也叫剑?光秃秃的,比外面卖的长剑差远了。”
刘病已原本想要尽快赶去卢氏城卖宝剑,此时被王头一激,心中暗道:“此去卢氏城最好有个帮手,出面卖剑的事情也好安排,我自己出面的话难免会不方便!”
想到这里,刘病已便笑着说道:“这可是我铸造的绝世宝剑,到了卢氏城可以卖上天价的!”
“小哥莫要欺我,我也是见过世面的。”
“王头要是不相信,不妨跟我一同去一趟卢氏城,看看这把宝剑能不能卖上好价钱。”
王头自然不会同意,史高可是已经下过命令,决不能让刘病已去卢氏城那边招摇,以免惹出事端。
可是王头看着刘病已自信满满的样子,心中又有些狐疑。再加上刘病已在旁边不断鼓动,甚至许下卖出宝剑后给王头一定分成,王头才说道:“如此,我便跟小哥走一趟,不过到了卢氏城可不要太过招摇!”
刘病已大喜,与王头当即出发,二人策马当天晌午便赶到了卢氏城。
二人走在大街上,找到了城内的几家铁匠铺,佯装购买长剑询问价格。此时大汉对民间持有刀剑并不禁止,甚至是弓箭都可以买卖,只是不能持有盾牌铠甲、劲弩长戈。
询问一番之后,刘病已发现城内售卖的最好的长剑便是四面汉剑,需要两千钱上下。
刘病已心中有了计较,便花钱买了一块木板,借用店家的笔墨写了一个招牌:稀世宝剑,削铁如泥,一击断钱,愿赌服输十六个大字。
而后,刘病已便拉着王头来到一个小酒馆,附到王头耳边如此这般说了一阵。
王头狐疑的说道:“这怎么行?只怕过不了今天,咱们就输个精光了!”
刘病已笑着说道:“王头安心,此事万无一失,病已绝不会让王头有所损失的。”
得到刘病已再三保证,王头才骑上马,半信半疑的来到城内最热闹的街口,而刘病已则留在酒馆静待佳音。
此时,王头便按照刘病已的安排将招牌高高举起,开始大声吆喝起来,不过心中还是不太踏实。
此时,街口来往的人潮纷纷被吸引过来,里三层外三层的争相围观。
“老者,你这木板上所写可是真的?这愿赌服输有什么说法?”周围众人纷纷起哄、大声询问着。
王头笑着拱拱手,而后大声说道:“小老新得一把宝剑,可谓是锋利无比、削铁如泥,今日不管是谁,都可以将一些铜钱摞在一起、多少随意,我用宝剑来砍,如果可以一剑全部斩断的话,客官就要输给我同等数量的铜钱;反之如果不能一剑斩断的话,我便输给客官同等数量的铜钱;而且如果我的宝剑崩坏了,那不管是否斩断了铜钱,我都会把身后这匹好马赔给对赌的客官!”
王头话音刚落,围观的数十人顿时发出一阵惊呼。刀剑众人都见过无数了,可从没见过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夸下这样的海口!
“老者,话可不要说得太满,小心赔死你!”
众人轰的一声纷纷大笑起来。
王头也是跟着笑起来,心中暗道:“希望那刘病已没有诓骗我!”
只见王头大声说道:“我话说得满不满,咱们试过就知道了!诸位,谁先来试一试?”
“我先来!”
“我出十铢赌上一赌!”
人群顿时沸腾了,有这等好事谁不想来试一试?一旦赢了便可以赢上一倍的铜钱!
可随着王头一次又一次挥动宝剑,众人先后摞上的铜钱一次又一次被一剑斩断,只留下地上一片片的碎裂铜钱。
一下子,围观的数十人鸦雀无声,就连王头都愣住了,紧接着心中狂喜。当天下午,王头便赢了三千多铢,回到酒馆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看着刘病已就好像是看一名绝世铸剑师一般,崇拜不已。
此后几天,王头每天都在这处热闹街口摆下擂台,与王头对赌者从每天三、五人,到后来每天十几人、二十几人争相验证,而王头都无一例外轻松赌赢,手中宝剑果真是削铁如泥,剑刃丝毫不损。
如此一来,整个卢氏城都轰动了。
十几天下来,刘病已手中的宝剑还没卖出去,便通过王头摆擂台轻轻松松赢下了一万多铢。
在卢氏城内,突然出现一把绝世宝剑的消息不胫而走,几乎整个卢氏城都已知晓,街口断钱对赌的事情更是成了官民百姓闲暇之余的谈资。
对于刘病已来说,自己在短短几天之内便闯出名号可谓至关重要,很快便有人争相购买刘病已的宝剑,甚至有人在王头面前出钱五千铢,但王头谨记刘病已的嘱咐,全都一一拒绝。
众人便以为是价钱低了,于是纷纷抬价,可王头始终不松口。
话说这天早上,王头再次来到街口,几乎是转眼间便围过来数十人,想要看看又有多少好事者赔本而归。没过一会儿,王头便斩断了几个好事者获胜的念想,就在这时忽然听到人群中发出一阵骚动。
“什么人!我倒要看看,何人如此嚣张。”
王头心中一惊,以为是有人闹事,可抬头一看,来的竟然是三名仗剑书生。
只见为首一名书生身材修长、气质不凡,举止之间非常沉稳;左手一名书生显得很是精明,个子不高但很是精神;右手一名书生高大健壮,一看就是性情刚烈之人,刚才一声大吼就是这名书生发出的。
王头急忙后拱手问道:“不知三位高姓大名,有何见教?”
为首那名书生说道:“在下樊明,字亮工,与这两位同窗在此地游学。”
左手那名书生说道:“在下刘宏,字广达……”
右手那名书生大声说道:“在下张臣,字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