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零年代对于香江电视行业自制华语节目,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迅猛发展阶段,进而吸引和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其中不少杰出者开始把工作重心,转向电影领域,比如“老剧本”里几十年后仍然被大众熟知的徐客、许安华等。
对这些动态有所留心的高弦,得出了基本的判断,那就是,香江电影新浪潮真的来临了。
所谓的香江电影新浪潮,可以大致解释为,这些香江电影行业的新鲜血液,在电影制作方法、主题内容表达等等方面,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从长远眼光来看,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影响。
当然了,这些对当下时代香江电影行业主流而言,略显“另类”的电影行业活动,并不适合纳入以商业盈利为主要目标的大型电影公司的成熟运营范围内。
基于这个行业发展趋势,高弦自掏腰包,拿出八百万港元,借用尚华文化平台,来支持今年的香江电影新浪潮,如果效果理想,明年,甚至后年,仍会继续。
高弦之所以这么做,谈不上如何高尚,主要目的就是,最多花上对他而言无关大局的两千五百万港元,换个好名声,冲淡身上的铜臭味。
要知道,能在这个时期跻身于香江电影新浪潮当中的电影人,接下来的成就几乎都可圈可点,进而社会影响力相当可观,如果都念着微末阶段高弦给的好处,那必然有利于维护高弦的声望。
这里面的价值,可以通过一个反面例子进行某种程度的展示,即由于一九七零年代邵氏电影公司拍了太多的风月片,导致邵爵士被骂惨了,只不过六叔向来特立独行,票房当先,根本不在乎外界的毁誉,表面上没受什么影响。
高弦现在才三十多岁,有着大好年华,将来的路长着呢,自然在爱惜羽毛的同时,富有技巧地经营一下自己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