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已经三月,虽然天气还不算很暖和,但桃树上绿芽鲜嫩,粉色花苞悄然立在枝头上。/p
有些着急的花苞已经开了一半,或许是在等待观赏的人离开,这样它们便可以尽情盛放了。/p
“是啊,这里的桃树长得比外头的要粗壮高大一些,开的花也更加漂亮。”韩先生道。/p
“对了,百花院的桃树移栽过去了吗?”温小六又问。/p
“年前便移栽过来了,只是.....”韩先生不知该说不说的游移不定样子。/p
温小六心下有些不好的感觉,皱眉问道:“怎么了?”/p
“属下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那桃树栽种好了之后,一直有些....”他不知该怎么形容那棵树的状态,想了想,吐出两个字,“消沉。”/p
这个词看似很不适合用来描述一株桃树,但这就是那颗桃树给他的感觉。/p
消沉。/p
就像是一位年长的长着,因各种原因,需要搬家。/p
只是远离故土,哪里就那么容易适应的。/p
情绪自然就会变得恹恹而消沉。/p
也不是不满,就是故土难离,有一种思念的情怀在心里,久而不散。/p
但用这样的话来形容一株树,似乎会让人觉得奇怪,可他见到那株树时,看着它蔫嗒嗒的,明明生命力还在,但却偏偏枝叶总是耷拉着的。/p
轻拂过的微风,似乎都带着一点忧伤的味道。/p
李姑娘和白师傅闻言都觉得有些奇怪的看了一眼韩先生。/p
只有温小六听了,脸上着急的神色愈深。/p
那树是她经了大伯同意之后,将怀安县那桃树运过来移栽的,若是桃树不能存活,那岂不是无端害了那株桃树?/p
温小六便要过去看一看。/p
韩先生和白师傅忙带着她过去。/p
李姑娘不知这桃树与温小六的渊源,只是见她如此着急的样子,也不多问,只安静的跟了上去。/p
还未走到近前,便看到从院内延伸出来的枝丫。/p
往年的这个时节,树上早该是一片粉色花苞的,现如今花苞却没多少,就连上头的绿叶,也显得没什么生气。/p
温小六脚步不由加速,直接推门进去。/p
只是人才刚进去两步,就看见里面走出来一个人。/p
手中拿着一个不知从哪里捡来的破烂陶罐,上头滴答着水珠。/p
“县主?”/p
“董公子,你怎么会在这?”温小六诧异的停下脚步。/p
董公子去年参加春闱,因在考试前与父母大吵了一架,情绪不好,所以落榜了。/p
而他父母对此很是愧疚自责,安慰他只要再努力三年,一定能考上。/p
只是这次董元却铁了心不肯继续科举。/p
董家父母因先前自己的过错,虽然心中生气,但愧疚之余,也不敢真的太过逼迫孩子。/p
又有谢金科上门说项。/p
便同意董元在知仁书院任教三年,只是有一个条件。/p…
教书可以,科举却也不能落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