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屻的年纪摆这儿,在这一个时代就应该议婚成亲。郭五娘子这一个当亲娘是不管这些琐碎事情的。福生这当亲爹的就得担起来。
可福生跟儿子郭屻谈过一回话后,福生拿儿子没折。
“爹,我是这一辈的嫡长孙。哪怕不是承嗣孙,可我还是要给祖母守三年的孝期。孝期内,儿子不想议亲事。”郭屻对于郭家老太太的感情特别的深厚。毕竟,他是打小由郭家老太太养大的。
这祖孙二人的感情最是亲近不过。
郭屻不同意,福生就是劝道:“你有孝心,你祖母定然欣慰。可依着你祖母的性情怕是更乐意抱到曾孙辈儿。”
福生是了解郭家老太太的性情,这一位最是乐意见到儿孙满堂。
郭屻听得这话时是沉默片刻后,他才道:“祖母若好好儿的,我这做孙儿的一定早早成婚,早早让祖母抱上曾孙。可祖母不在了,我一时走不出失去至亲的遗憾与伤感。我还是想多努力的为伯父分忧。雄卫军中的经营儿子需要花费大精力,一时间倒不好成亲议婚,也免得担搁与我成婚的姑娘。两相都不得什么便宜。”
郭屻主意拿定,那就是没更改的意思。
福生瞧着儿子真是不想议亲,那还想在雄卫军中好好的奋斗几年。福生便是不再劝话,福生道:“成,你中意就好。我这当爹的总不勉强亲儿子。”
福生也是想到了新帝登基后,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于郭盛这一位大舅哥而言,那还是有一个大劫难啊。既然儿子不想成婚,其时想想也是一件好事情。
福生这边都不急郭屻的婚事,郭五娘子的性情还是挺纯真的,这不像当娘的。倒是跟一个未出阁的姑娘一样的贪玩性情。
郭五娘子跟儿女的关系不像亲娘与儿女,倒更是一个年纪的玩伴。
郭五娘子这边能摆开事情不管不顾的,可杨氏是郭府的女主子,她还是念着郭屻的年纪。可小姑子那边不着急。
杨氏就把事情跟夫君郭盛提一回。郭盛只是一笑,回道:“此事是屻哥的主意,他是孝顺他祖母,这要守孝三年。我这当伯父的只有同意的份。倒不阻止孩子的孝心。”
郭盛看得出来,这一个他一手教养大的侄儿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孩子。
郭屻对于祖母是真正的孝顺。同时,郭屻亦是想在雄卫军中好好表现,那想升得一个更高一些的官职后,再是谈大婚一事。
前程不同,这能议亲的对象自然更不同。
郭屻明白这一个道理,郭盛自然更懂得。在郭盛的眼中,他的亲儿子郭岦、郭峒的年岁尚小,侄儿郭屻跟他的亲生儿子也没有两样。郭盛自然也是盼着郭屻有一个更好的岳家。
这妻族的权势与之结亲后,这郭屻自然也能受益无穷。
杨氏见夫君有主意,于是也不再多谈。
乾元帝驾崩,新帝上位。
这一位新帝的年号:坤德。
坤德帝在上位前的名声不错,又是正统嫡出的名份。太子继位,天经地义。郭盛是乾元帝留下来的辅臣之一。
一时间郭府也是声威赫赫。
就是坤德帝这一位新帝上位。
北疆不稳。
大晋朝,不若说是西晋朝。在晋朝的北边有北汉朝,西北边有胡人。晋朝的南边是南唐。当然,更西南边还有土蕃等等的夷蕃。
大晋朝的周围不稳定,那更多的还是北疆出问题。
这坤德帝上位后,北汉朝见着小儿上位。在这一个朝代里,在北汉皇帝眼中,那是二十出头的坤德帝可不就是一个毛头小子,那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北汉的军队犯疆。这来势汹汹外,还是与塞外的胡人勾结。
两厢进犯,朝上自然议论纷纷。坤德帝面对这等情况也是担忧的。有些稳重的朝臣建议跟南唐联手。
毕竟一直以来南唐与西晋就是不那么友好的盟友。在面对北汉时,那是都一直当贼一样的防着。
郭盛也是建议联络南唐的一员。当然,除了联络南唐。对于北疆来犯的胡人,那更得重拳出击。若不然依着胡人畏威而畏德的性子。
那一旦尝到甜头,更会年年来犯边疆。
郭盛是主战的一派领头羊,他可是乾元帝留下来的辅臣之一。这一旦让在主战派这一边,那旗帜的效应就是出来。
至于主和派?
主和派的声音太弱,那还不够郭盛涮的。
坤德帝上位,这就瞧着主战派基本上在朝堂上的势力涛涛,真可谓是一呼百应。
坤德帝心中是害怕的。毕竟这一个战争不断的时代里,那是皇帝当的没有安全感。可坤德帝看到的是表象。
似郭盛这等明白人很清楚。他只是辅臣之一,他没有一呼百应的能耐。这一回,这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效果。不过是他的呼声和乎大多数人的利益。
利益,这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襄襄,皆为利往。
郭盛领兵出战,郭屻跟着一起去求战功。
在郭盛离开后,郭府的日子一下子安静下来。这一回,这一战,在坤德元年开始。这一打是大半年。
等着郭盛带着战功归来时,郭屻也是立下功劳升为正六品的昭武校尉。说起来郭屻这一个孙夫人官职,那得到的名幅其实。
可同时嘛,也有郭屻的背景原由。在战场上,不是立了战功就一定能得到升迁的。
这背景后台一样重要。
只有相应的后面有人,这立下的战功才没有人敢私吞。这同时核算战功时,上面的人抬一抬手,那么,很容易就会得到实惠的升了官职。
上头要给下面人的一些希望,那是宣传之时,那等功名利禄。那等榜样人选里,那肯定得有真正的功绩。郭屻就是其中一个。
对于郭屻一下子成为正六品的武官。
福生这一个当亲爹的是高兴。
郭盛归来。
坤德帝亲迎,总之,那是把郭盛这一位功臣的功劳抬的高高的。郭盛不是那等得意忘形之辈。郭盛的态度依然是谦逊的。
郭盛更是当着归来大军的面,那是给皇帝行大礼参拜。总之,对于皇帝的威仪,郭盛还是非常尊敬的。
郭盛的态度让坤德帝很满意。
这一回,坤德帝未必不是试探,郭盛一如即往的小心从事,倒是让坤德帝琢磨应该还算得一位安份的辅臣。
郭盛是安份的。
可有人不是安份的。那便是如今太后的娘家,以及太后的亲儿子,如今的宗王襄王府。
襄王是坤德帝给皇弟封的王号。
至于就蕃什么的?
那不存的。襄王对于这一位皇太后的亲儿子,那不是当弟弟在亲近,那是当仇人一样的在防着。毕竟,襄王也是乾元帝的儿子。
襄王本是一个老实的。
至少,在朝臣们,在京都百姓的眼中,襄王是一位谦逊有礼的王爷。皇太后的名声也不错,乾元帝当年会立这一位为继后,皇太后自然是有她的手段。
坤德帝对于皇太后防着,对于襄王防着。那对于襄王的舅舅岂能不防着。
要知道襄王的舅舅那可是一位节度使,如今还是领着一军兵马。乾元帝当年给皇太后的哥哥封的就是天赐军节度使。
天赐军,这驻守之地离着京都不算太远。
那就是在潼关之外。
那潼关最是顶顶要紧的,可是守护京都的大门关隘。天赐军离着潼关太近,这让坤德帝睡觉,那都是睡得有点不安生。
坤德帝一心的目标就是搞掉天赐军,或者说把襄王背后的势力,襄王的亲舅舅给搞下去。
可皇太后在呢。
皇太后在内,天赐军在外,这两厢配合下让坤德帝就不得不倚重他亲爹乾元帝留下来的几位辅臣。
郭盛会得到坤德帝的过份厚待,那给了超规格的尊荣,那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郭盛在宫中参加皇帝举办的庆功大宴,当然,免不得也是得以一回厚赏。郭盛推辞许多,最后,还是受不过坤德帝的厚待。
坤德帝对于郭盛这一位国公,又是加赏爵田,又是给予双俸。
这一回郭屻也是在坤德帝的跟前露一脸,这让郭盛很高兴,他觉得自己这一门郭氏又出一个俊才。这是后继有人。
郭府。
在郭盛归来后,还是热闹一翻。
郭盛这里自然也是喜庆洋洋,郭屻那边也是得到亲爹、亲娘,还有弟弟妹妹的关注。郭峄跟郭岚还是与郭屻问好些的话,不外乎就是关心北疆的事情。
出一个英雄兄长,做弟弟妹妹的哪能不在意?
莫说郭峄、郭岚,便是郭岦、郭峒也是在意着郭屻立大功劳的事情。这一对哥俩长得一模一样,这让郭屻瞧着,那都是分不出来哪一个是郭岦?哪一个是郭峒?
还是杨氏想的法子,让下面侍候的仆人给这二位小郎君的衣饰上,那是绘不同的纹样。一个是云纹,一个是竹纹。
这一下子才是让府上的亲人们都是一下子比较容易分辩这两个小郎君,哪一个是兄长,哪一个是弟弟。
郭屻一直对待弟弟们,对待妹妹,那都是非常有耐心的。
不管是对着郭峄的提问,还是对着郭岦、郭峒的提问,他都是一一回了。便是郭岚这儿问的话跟北疆的事没多大关系,郭屻也是一一仔细的回了妹妹。
郭府的第三代聚一起,那瞧着感情颇好。
郭盛就跟妹夫福生议了话。福生说道:“我恭祝兄长又立大功。”福生代茶一盏,那是举杯再贺。
郭盛的心情不错。
“这也是陛下给的机会,让我能去北疆立的功劳。我已经得陛下厚恩,这是受之有愧。”郭盛哪怕是妹夫面前,那对着坤德帝也是守住臣子的本份。
郭盛一辈子行事,本人是光明磊落。他又得乾元帝的提拔重用,可谓是青云直上。或者说,就是有乾元帝的提拔,乾元帝的赏识,这才会有如今的郭盛这一位雄卫军节度使兼洛州都督,兼枢密院的枢院的枢密使。
郭盛是一人三职,那可谓是权势赫赫。
当然,郭盛还有一个国公的爵位。
乾元帝给这一位世袭罔替的爵位,最后赐了封号,为周国公。
周国公郭盛这一辈子到如今看来,那自然也是做到人臣的顶点。这人一到鼎峰,再往后多半就是下坡路。
郭盛还想郭家的富贵继续传承下去,这自然就是越加的准备谨慎行事。
诸葛一生行事,唯谨慎二字。
这就是郭盛的准则。
“兄长,郭府如今富贵荣华,在京都亦是声威赫赫。陛下跟襄王之间似乎不和睦啊。”福生担忧的神色,说道:“弟弟也是担忧这事情牵连到咱们府上。”
郭盛沉默片刻后,才道:“此事关系不到郭府。郭府自然是站正统这一边。陛下就是天下正统,这是先帝传给的社稷。襄王是宗王,亦是陛下的臣子。
“兄长说的是。”
福生瞧出来,他这兄长是一心当忠臣。
可福生更清楚,兄长郭盛想当忠臣。可问题在于坤德帝不会乐于把兄长当忠臣。
坤德帝新上位。
北疆有大捷。臣子立功劳,这自然做为天下之主,坤德帝也是脸上有光彩。这自然也要让给皇帝一笔大大的功劳。
也是借着北疆大捷,坤德帝对天赐军的节度使,襄王的亲舅舅动手。
这坤德帝的举动太快,哪怕是皇太后、襄王有心救上一救,这都没来得及。天赐军节度使一倒台,坤德帝的心腹把天赐军拿下,这是兵权一拿到手。
皇太后、襄王就成为坤帝的掌中物。
坤德帝想如何处置,那就能如何处置。
对于继后的态度如何?
坤德帝还要顾及一下舆论的。可对于襄王怎么看?坤德帝只觉得碍眼。于是,襄王病了,在这一个冬就是病重。
没翻年,没越过坤德二年,襄王病逝。
襄王死的没声没息的。
没人给襄王喊冤,或许皇太后喊过。可皇太后左右不了京都的大局。如今是大晋朝的大势在坤德帝这儿。
皇太后死了儿子。娘家那边兄长也是倒台,兵权被撸掉。兄长本人下在牢狱之中。
搁现在这情况,皇太后也是病了。
皇太后这是心病,那是无药可医。
要论这一生,皇太后过的最快活的日子还是乾元帝活着的时候。
在娘家那会子,皇太后在家中不是最得宠的女儿。若不然,不会是她进宫来做妃子。要知道乾元帝的年纪跟她爹有得一拼。
可这又如何?
一个不得宠的女儿,一个容貌还不错的女儿。这自然是一桩可以论一论的奇货。
皇太后在入宫后,那也是起了一翻争宠之心。
皇宫里的女子,若是不得宠,那日子过的比一般的奴婢还惨淡。如今不想惨淡一生,死了都是无人关心。唯有得宠。
皇太后一路争宠,直到做了乾元帝的继后。
生下皇子,成为皇后,还得以乾元帝的爱重。皇太后可谓是站在这一个时代女人一生最荣耀的时刻。
可有那么一个道理,爬得高,摔得惨。
而一旦处在高位,那就是没得退的位置。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而是万丈深渊。
当初兄长以天赐军的兵权为由,劝皇太后行兵僭。皇太后迟疑了。
机会一纵而逝。
兄长一支军队,就是天赐军。乾元帝岂会为防着?皇太后就是知道乾元帝防着,她才是不敢越雷池一步。
皇太后本来以为这退一步,让儿子做一个宗王老实本份的过一辈子。
新帝上位,她这一个皇太后也不是揽权的,愿意做一个老实的宫中旧人。那是给新帝的皇后让路。
哪料想,她是退步了。
可别人拿着她的退步当成软弱。一步错,步步错。
到如今皇太后是后悔了。
可世间最怕的,就是没后悔药可吃。
襄王死了,皇太后的心也便是死了。
“嬷嬷,哀家也活不成了。”皇太后对着她宫里的管事嬷嬷交代着最后的话。皇太后的一辈子已经没指望,她是自个儿不想活。
“娘娘……”管事嬷嬷是真伤心。皇太后不是一个太过严厉的主子。或者说皇太后是一个懂得体谅下人的主子。
在管事嬷嬷的眼中,皇太后就是她的恩人,是让她和家人都是活下来的恩人。这些年里,皇太后给予她的恩德太多。
“嬷嬷,我只希望你替哀家办成一件事情。”皇太后对着管事嬷嬷交代了一个人名。
那是一个可怜的太监,亦是一个美貌的太监。
在这宫里,一个太监的容貌太美那是一种罪过。当然,这一个太监的出生更可怜,他是世家子,还是堂堂谢氏的嫡子。
可惜,谢氏一门得罪了先帝,那被灭了满门。
谢氏子因为年岁太小,那逃过一劫。可先帝是什么性子?
岂能留下后患。
于是,谢子氏子就是成为一个小太监,一个没根的男人。这一个谢氏子在宫里的日子过得很惨,还是皇太后成为继后那会子,那是整顿宫中的纲纪时,才是发现这么一个可怜人。
皇太后是施过恩德给谢氏子。
皇太后以前想的,只是给先帝赎一些罪行。或者先帝不在意,可皇太后在意。
如今呢?
皇太后只是想把大晋朝皇室的仇人,那是送到坤德帝的身边。
谢氏子为如何做?
皇太后能猜测到一二的。
皇太后更懂得,谢氏子一定会明白她这一位恩人这般做的原由。
大晋朝是先帝的功业啊。
可皇太后心有不甘,她没法子替儿子复仇。那么,让一个仇恨着大晋皇室的仇人去复仇吧。至于会复仇成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皇太后不知道。
皇太后知道的是她快要死了。
她死后,哪管洪水涛天。
管事嬷嬷答应了皇太后的话。
这一年,这一个冬,就是小年已过。这马上就是新年时分。皇太后殁了。
皇太后的身份尊荣,这自然亦是国丧。
朝局纷纷啊。
福生在这等时候,就是翻着新的一年,在坤德二年谋得一个外放的职位。他准备去任上就职。
郭盛对于妹夫又要外任,这挺是不理解的。
可郭盛也明白,他这一个妹夫也是有志向。那不是一个真心只想混日子的人。这般有志气的妹夫,郭盛自然便是支持的。
在离开京都前,福生只是与儿子谈了一回。
“屻哥,为父去外地任官,这一去又得好些年。你在军中任职,你的婚事为父就是管不得。如今看来还得你自己多操心一下。你的婚事,为父瞧着你伯父可能也有一份心思。不若你与你伯父商议着。你选一门什么样的婚事,为父都是会支持你的。”
福生望着长成人的儿子,他道:“只要你自己觉得幸福,那便是好的。”
“爹。”郭屻听得这话,也是愣了好一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