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8、68(1 / 3)

余秋月倒是越来越喜欢来找王明月,奎达一忙,她又闲了下来。

眼看王明月都来岛上一年多了,但是她和军嫂们依旧没有发展出什么深厚的友谊。

虽然这一年因为莫照归没有妻子的关系,很多事情他们会来找她拿主意,但是余秋月对于这样的活动内心还是不喜欢。

她知道大部分军嫂都是善良朴实的,不然也不会一直忍着她们。但是对方的一些生活习惯和行事风格,她还是接受不了。

“你不知道,她们每次来都带着孩子,带着孩子也是没办法,毕竟不带过来也没人给带,我都理解的。每次也会给那些孩子拿些零食水果,自认也算周到了。

可是那些小孩子哭,打架,喜欢东翻西翻,她们只要孩子不受伤就不管,你要是说一句,她们就在背后说你小气矫情。

可是你不知道十几个小孩子加起来破坏力多大,每次她们走了,我都要花费好几天的时间来重新收拾,真的是烦的很。”

王明月仔细听着她的唠叨没有回嘴,余秋月也只是喜欢倾诉罢了。她是个会顾大局的人,再遇到下次,她依旧会忍着内心的不高兴,给孩子们拿零食糖果,等她们走后板着脸收拾家里。

这是自幼生活环境不同所带来的观念上的差异,说不清是谁对谁错。

如梦岛上条件艰苦,这一点从除了余秋月,来随军的军嫂都是农村的,城里的一个都不愿意来就能看出来。

但就是因为其他军嫂们出身农村,所以他们抱团,把余秋月这个与她们格格不入的城里媳妇排斥在外,但同时她们又羡慕余秋月。

而没有工作,在家带孩子的妇人们,最喜欢干的事情,不就是说闲话嘛。余秋月就成了她们品头论足的那个,今天穿什么衣服,明天换了新鞋子,都是她们批判的话题。

不说带不带恶意,谁都不喜欢被人这样议论。

至于余秋月最在意的小孩子乱翻这一点,不是军嫂们不愿意管孩子,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意识到这样有什么不好。

毕竟在她们生活的地方,农村里的娃很多就是这样,好奇的年纪,三言两语不对劲就打一架,东翻翻西翻翻,如梦岛的孩子们偶尔来王明月家也会这样。

所以现在王明月要紧的东西都锁起来了,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因为军嫂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已经成型了,她们和余秋月谁也改变不了谁,只能互相折磨。

果然,余秋月只是想发泄发泄,等她说完,心情又好了起来,反而和王明月抱怨起奎达。

“也不知道最近怎么就那么忙,一天天的我睡着了都没回来,有时候三四天不回来都是常有的事。明月,我这心里总是慌慌的,你说,不会真的要打起来吧?”

她是副团长的爱人,要稳定后方军嫂的心,这种话,在军营里她可不敢问任何人,只能问王明月了。

王明月算算时间,现在已经72年四月了,时间过得真快,离战争的来临,可不是越来越近了吗?

“可能吧,秋月,要不,你回京城住一段时间?”

战争,听起来就让人害怕,特别是余秋月这样没经历过事情的女人,这场战争王明月只听说过,看过资料片,没有亲身过,但是道听途说这种东西,是最不可信的。

王明月不知道这场战争会怎么样?会不会打到如梦岛来?这一切她都不确定,但是作为朋友,她希望余秋月能回京城避一避,她相信,作为深爱着妻子的奎达,也是这么希望的。

“如果真的打起来,我会回去的,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明月,你不知道老奎这个人,自己生活的时候有多粗糙,他现在又忙成这样,赶不上饭点,要是我走了,他怕是连吃饭都能忘记,每天找点东西随便应付一下。到时候,你和我走吧。”

“那到时候再说吧。”王明月是不可能离开如梦岛的,但她现在不想说出来叫朋友担心。

既然从军队这里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息,王明月也没有闲着,她开始有意识的屯粮。

巴塘市这边罐头又贵又不好买,但是京城不一样,京城那边只要有钱,哪怕你没有粮票,也能买到高价的东西。

王明月请余秋月的家人,还有帮李医生运输药材的运输队师傅帮忙,从京城那边买罐头饼干过来,虽然每次带的不多,但是一趟一趟的累积,也攒下来不少。

这些物资她全部藏起来,作为战争时候救命用的东西。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推移,王明月越来越清晰的感受到了越国的狼子野心。今年海面上的争端比以往更厉害。

就在八月份,越国那边的渔民和巴塘的渔民起了冲突,双方都开着大船,不仅开了枪,还动用了炮。

这场争端发生在离华国的领海不到一海里的地方,附近巡逻的战士迅速赶过去,平息了冲突,越国那边死了一个人,被华国的大炮打毁了了一条船。

华国这边的船是没事,躲避得很及时,但是有两人死于对方枪下。

两国之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扯皮,王明月不知道前世有没有这件事,当时的驻守团长是怎么样解决的,但是莫照归态度很强硬。

他表示这场争端,是越国挑起来的,今年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

越国的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华国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生产,他不知道越国官方在里面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但是如果越国不道歉,并且保证以后不再侵犯华国的领海,不再侵害华国百姓的人生财产安全,他这边就绝对不放人。

莫照归的原话说得很难听,就差指着越国交涉官员的鼻子骂他们想挑事又没本事直接挑,躲在百姓后面使阴招了。

莫照归这一行为,把越国人气得够呛。

之后又发生了两起争端,同样被莫照归扣留了不放人。

枪火的气息越来越浓,但效果是有的,在那以后,越国的渔民很少出来挑事了,除了少数极端分子,大部分都不靠近华国这边,就算遇上了,也远远避开。

而对于喜欢惹事的极端分子,莫照归只要遇上就全抓了,关一段时间再放回去,至于船,不好意思,没收了。

“这样真的没问题吗?会不会加剧了现在的形势?”

奎达问莫照归。

“你以为我们好言好语的捧着他们,他们就能放弃开战吗?不可能的,从前年起,他们的狼子野心就逐渐暴露了。

战争迟早是要打响的,如果我们一直被他们牵着鼻子走,等他们国内做好准备了,猛然一开战,我们只会比现在更被动。”

“莫团长说得没错,之前的渔民争端,都是我们这边的百姓受伤害,当时部队在民众心里的地位就已经收到了影响,你没发现很多次我们巡逻,遇上了老乡,他们对我们,已经没有那么热情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