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达去档案部可不仅仅只是调查军官们有没有娶老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看已经成家了的军嫂档案。
“经过我这边核实,咱们军营里,可以随军的军嫂里还有六个高中生,十四个初中生。我希望你们能和妻子沟通沟通,能随军的都来随军,岛上条件艰苦,可一家人在一起,总比夫妻常年分居好不是?”
说到这里,薛凯说了句真心话。
“战士们,作为过来人,我和你们说心里话。当军嫂真的是不容易,我刚刚成家那会儿,你们嫂子在家里,每次写信都是我妈口述,我哥来写。我也以为你们嫂子在家过得不错呢。
直到有一次我回去养伤没有提前发电报,一到家发现你们嫂子受伤了躺着床上,伤口发炎高烧人都烧得迷糊叫不醒了。
就是这样,家里都没人送卫生院。我问我妈为什么不送,我妈说没人背得动她。我当时就生气问我大哥为什么不送,我妈说,那是你媳妇,怎么能叫别的男人背她,那她不是不要脸吗?
那个时候我才知道,男人不在身边的女人,日子过得有多难。平时有干不动的活,来个好心人帮一把,都会被人说不正经。
做军嫂不容易啊,咱们得有良心,娶了人家就得对人家一辈子好。别把人心折腾凉了,那难过的日子还在后头呢。所以啊,如果军嫂愿意随军的,不管有没有文化,能不能安排工作,希望大家都能把人接过来。”
薛凯这话一出,很多战军官都陷入了沉思。
好像自古以来,在不少男人,公公婆婆眼里,媳妇娶回家就是要伺候公婆,伺候他们的,也没人去思考她们是不是过得艰难。
薛凯和薛嫂子两人的情况大家都是了解的,很多人看不上薛凯一回家就没个“男人样”,什么都要做,却又佩服薛嫂子能同意薛凯养着侄子侄女。
他们的信件,很多也是寄给父母的,家里没分家的,津贴十有bā • jiǔ也是寄给父母。信里好像真的从来没有说过媳妇一句好话,倒是抱怨毕竟多。
既然薛凯能遇到这种情况,那么他们呢?是不是他们得到的消息,和真实的也是有差距的。
一时间不少军官都想请假悄悄回家一趟,看看自己不在家里,老婆孩子到底是怎么过的日子。
这是一个好现象,战士们能这样,还是要归功于薛凯这个政委这几年的言传身教,做政治思想工作的时候,薛凯就经常给战士们传播男女平等自由之类的思想。
毕竟家和万事兴,只有后方稳定团结,暂时们在前线才能安心。不然为什么解放战争时期的政委都热衷于做媒婆呢。
事情商量好了,第二天,莫照归就安排后勤的战士去采购盖房子要的材料,又派人去凿石头,请了渔村的两个师傅来教战士们盖房子。
这速度让整个家属区都沸腾起来,和莫照归他们想的一样,后勤的位置人人都盯着呢。
听说是按上岛年限来安排,新来的小媳妇们都着急上火了,这有工作就有收入,关系到吃饭的问题,谁能不上心。
军官津贴是不低,可一个人养着几个人,能存下什么钱。遇上家里没分家的,还要寄一大半回去,到了月底,一大家子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如果能多一个人上班,那可就不用了,而且也没人敢再说她们靠男人养着。
不少人跑来王明月和余秋月这里拉关系,王明月烦不胜烦。这本来就是得罪人的事情,既然部队定下了章程,她又怎么会去插手。
反正这工作不管怎么说都和她没有关系,虽然她文化程度是不低,可她没有文凭,在这一世,她可还是连小学都没有上过呢。
而且比起当老师教孩子,还是大海更吸引王明月。
“咱们岛上还是工作岗位太少了。”
莫照归结束训练后打了饭就往渔村赶,因为嫂子们轮流上门。烦不胜烦的王明月一个星期都没回军营了。
“你就没想着发展点什么副业?”躲了一个多星期,王明月也不是什么都没思考。
“咱们这岛上,能发展什么副业?陆军部队,还能开些拥军工厂,给军嫂安排工作,但咱们这在岛上,材料运出运进的,成本一大笔,不挣钱还要贴钱的事情。上头根本不会答应。”
“你说,咱们这岛上开个罐头加工厂,挂靠在团里,上头能同意不?”
王明月其实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如梦岛要想不被欺负,除了靠国家,自己富起来也很重要。
如果他们有钱,家家户户都能买王明月买的这种船,还怕什么越国渔民!
眼看74年快过去了,一两年以后,运动就能结束,到时候可没有什么“越穷越光荣”的说法了,哪怕家家户户买大船,也没人会来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