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刚上岛呢,就学着巴结人了,那些人嘴脸可真难看。”
说这话的是孙红霞,她旁边几个都是平日里喜欢和孙红霞一起说闲话的军嫂。
她们几人聚在一起,就喜欢说些难听话,只是与孙红霞不一样的是,其他几人要说心地有多坏那也不见得,就是习惯性的嘴坏。
这种人很常见,农村城市都有。
“我看也不一定,莫团长的爱人那么有钱,她叫去帮忙的还能白叫,我看啊,肯定是给工钱的。”
“你这么说也很有可能啊,可是她干嘛不叫咱们啊,叫上薛嫂子和姚华我还能理解,这宁佳可是才上岛的,不是说安排工作看上岛年份吗!”
孙红霞这会儿又生气了,她觉得自己被亏待了,学校里的后勤要的最后一个人是在她前头上岛两个月的,若是按照这个来安排工作,那应该轮到她啊。
她家里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偏偏她自己也被洗脑得够呛,就是一个扶弟魔,月月偷偷给父母寄钱寄东西,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那小闺女八岁了还没有六岁的小子高。
孙红霞越想越生气,等温大霞下班以后,又跑到温大霞家里去嘀咕了好一会儿。
温大霞上岛早,现在在学校后勤负责做清洁工作。但这个工作并没有抚平王明月的怨气,周桂花这次也参加了相亲,但之前周家把目光瞄准了莫照归的事情大家心里都有数,所以并没有战士和她做亲。
看好的女婿没有了,她又把周雄不能升职的事怪在王明月身上,再加上现在女儿说亲的问题,王明月真是成了温大霞的眼中钉肉中刺。
有这两人煽风点火,家属院最近的闲话是传得越来越厉害,特别是那些着急工作的军嫂,战士们回家了就缠着战士们问,没几天,不少战士都知道了。
“她们这是闹什么呢!”
薛凯有些头疼,北方来人的冬季,渔民们都在海上,也是他们最累的时候,因为要保护这些渔民的安全,所以巡逻安排得很密集。
但她是管这一块的,家属院的闲话不能放着不管,只好在吃饭的时候抽空问薛嫂子。
“还能是什么事,一群红眼病呗,这些人脸也太大了,明月是私人请我们去帮忙,又不是公家的事,也好意思在后头呼咧咧,这里头肯定有孙红霞和温大霞的事情,叫她们二瞎还真是没叫错。你也别担心,赶明儿我放出风声去,就说这是免费去给明月帮忙的,一天就供一顿饭,叫她们想去的都可以去,看她们还闹不闹。”
薛凯想得更深一些,这件事是好解决,但是也从这件事里看出了岛上的隐患。
军嫂们的素质参差不齐,确实很容易影响团结,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别说军嫂了,有些战士都有问题,就像周雄,前些年还不明显,这两年随着年纪大了,着急升迁,上次在战场上急功近利还犯了不小的错误,若不是底下一个连长机敏,怕是要带害好几天人命。
功过相抵,不处分,本来已经是看在他快要退下去的面子上了,本想着让他在这个位置上熬过这几年,但是现在看来,怕是要考虑提前转业的问题了。
温大霞不知道她这一闹,可能提前结束了丈夫的仕途。
薛嫂子想得没错,在她放出风声没钱拿,只供饭,谁想来帮忙都行以后,军嫂们果然不闹腾了。
姚华和宁佳嘴很紧,又是这种涉及到她们自身利益的事情,薛嫂子也不怕她们坏事。
不过就让她们这样闲着,确实也容易生事,王明月干脆让他们加入到工厂建设里去,现在已经收尾了,活不重,给师傅们递递东西,打扫打扫卫生。
现在男人们忙着出海,这些事不叫人来做也得等到年后,到也算是双赢。
王明月开的工资不高,但军嫂们还是很开心,有钱拿就行。
其实他们大部分都是很淳朴的,只是结婚的时候说好了安排工作,现在一直没有落实,而她们在家是忙惯了的,猛然一闲下来,可不就心慌了吗。
王明月这一冬都没有闲过,除了打鱼就是下海捞海货,在快到年关的时候,村里又追加了一次资金,这次集资到了一万八千多元,加上上次剩下的,还有王明月的,余秋月又凑了一些,总算是把买机器的钱给凑够了。
莫照归陪着王明月,余秋月还有渔村的代表仇村长,杨峰,亲自去找了军长,把钱交过去。
军长那边早就联系好了厂家,资金一到位,没几天就把机器给拉回来了。
王明月又请了师长到如梦岛一趟,老村长悄悄的召集了各家的当家人,把这厂子的出资情况,还有利益分配情况给大家明明白白说了一遍。
王明月准备了一份合同,岛上的人听了没有意见就签了名,按说这应该是分两份的,可是现在黎明前的黑暗还没有过去呢,王明月也不敢心大的把这种东西交给村里人。